首页 > 文史

明朝刘元卿生活简介及历史评价

刘元卿
(1544-1609)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南陂莲藕下村人,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明朝有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作家。“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门后期大家在理学、教育、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刘聘君全集》,其寓言集《贤一篇》被收入“四库全书”。

刘元卿从小就努力学习。隆庆四年(1570年)在江西乡试中获得冠军。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他带着向朝廷的书和文件参加了会议。然而,由于“五策伤时忏悔张居正”,他没有被录取,还被杀。隆庆六年(1572年),他成立了复礼学院。万历二年(1574年)再次参加考试,但没有被录取,所以他绝望地回到家乡,学习理学,接受学徒讲座。

[img]377236[/img]

万历七年(1579年)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部分书院被迫停办,而刘元卿则将复礼书院改名为“五谷神祠”后来学禁解除,复礼书院又恢复了原名,之后名声更大,“道越来越隆,名声越来越广”。复利学院学规严格,教育质量好,湖南、湖北等省有志之士千里迢迢来这里学习。国内学者钦佩刘元卿的知识,称他为“泰山北斗”。刘元卿还创办了知仁、中道、一德等书院。至此,他与当时省内名人吴康斋、邓潜谷、章本清同名,被称为“江右四君子”。

随着人气的扩大,不少官员多次向朝廷出书,推荐刘元卿,称刘元卿为“负迈俗之志,蕴济世之经”。皇帝非常重视他被授予“国子博士”、“阶承德郎”衔,特别下令刘元卿到京城当官。但刘元卿认真讲课,拒绝当官。后来皇帝又派员催他上任,刘元卿一再拒绝,只好应召入京。不久,即升礼部主任。朝三年来,他在《请举朝讲疏》中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封建王朝的措施、《节制贡吏疏》、在《直陈御日第一要务疏》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消除弊政、稳定边境、抵御外侮非常有利。不幸的是,刘元卿的这些政治主张,得不到皇帝的采纳,于是他称病辞归,告老归乡。

刘元卿被称为“正学先生”,从弱冠到暮年,一生都在理学上孜孜不倦。据《明儒学案》记载:“先生第一次去青原山旅游,听到人们说:青原诗书之地也是。自从邹公子(邹守益的儿子汝梅、汝先)来了,这风就绝了。先生契其言。两邹与之谈学,便有愤伤之意。因此,考索先儒语录,未有得也。从此引起了刘元卿对王守仁理学研究的兴趣。他开始在当地学习,但收入并不深,所以他离家出走,远游老师。他先后到浙江、湖北等地拜高人为师,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刘元卿既能吸收别人的长处,又能坚持自己的见解。他以“保守本体,随意练习”为一生的言行准则,不相信道教或佛教。正如他在《小引自赞》中所说:“不礼释迦牟尼,不羡王乔,这泸潇之为泸潇,也泸潇之止于泸潇。“刘元卿的理学思想在江右王门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元卿去世后,《明史》为他立传,明代名人邹元标为他写墓志铭,称赞他“流风余韵,百世犹师”


明朝刘元卿生活简介及历史评价明朝刘元卿生活简介及历史评价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世宗朱厚熜有哪些早年经历?朱厚熜生平简介
  • 明世宗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兴献王封地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明朝时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初十...

  • 为了自己的欲望,她亲自埋葬了大明最后60年的国运
  • 作为深宫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她心中有一个做老板的励志梦。而且,贵妃的地位也很微妙,次于皇后,但高于后宫的其他妃嫔。事实...

  • 揭秘:为何说明世宗朱厚骢是史上最独特的皇帝
  •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明代第11位皇帝。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

  • 汉王朱高旭的死:历史上唯一被活生生烤死的王爷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什么样的人才会被称为“王”?在秦朝之前,所谓的“王”被称为诸侯和天子。自秦王嬴政称帝以来,“王”就成了一...

  • 明朝中兴之臣:明朝三杨辅政具体指哪三个人?
  • 英宗即位九岁,太后听政,信任三杨,多咨询三人裁决。历史上被称为“三杨辅政”。明朝三杨辅政是哪三个?三杨内阁是谁?三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