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道:“突然回头一看,那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辛弃疾在许多人心中的形象是一个软弱的词人。事实上,辛弃疾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武功高强、决定进攻的热血青年。
[img]377206[/img]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当时济南是金国的世界。虽然辛弃疾在金国的统治下,但他想为宋朝服务。绍兴31年,金主攻宋,留在金国的宋代遗民趁机起义。辛弃疾的老乡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使”,于是辛弃疾前往耿京。
辛弃疾与一位名叫义端的僧侣有友谊。义端虽然是僧人,但喜欢谈军事,聚集了一群人。辛弃疾说服义端加入耿京队。没想到一天晚上义端偷了帅印跑了。耿京很生气,想杀了介绍义端进入组织的辛弃疾。辛弃疾让耿京给自己三天时间抓住义端。如果他抓不到,他愿意死。
[img]377207[/img]
辛弃疾认定义端一定是带着帅印去金人,于是赶紧赶上义端。被追上的义端向辛弃疾求饶,辛弃疾还是带着他的头带回了军队。有一段时间,辛弃疾出名了,耿京更依赖他。
第二年,耿京任命辛弃疾潜入南宋,与宋高宗会面,表示将回归南宋。宋高宗高兴地封耿京为天平军的节日使者。辛弃疾带着任命书回到金国,却得知耿京被叛军张安国杀害。张安国带着耿京的头到金国邀请奖励。
辛弃疾急忙带着50名勇士闯入金营,逮捕了正在喝酒的张安国,然后把张安国带到临安归宋。辛弃疾带着50名勇士闯入数万人的大营,真的让人不得不接受。南宋人洪迈说,辛弃疾“赤手领50骑,绑在5万人中,就像一只狡猾的兔子。”可见辛弃疾的英雄主义。
虽然辛弃疾很牛逼,但宋高宗并没有重用他,而是让他当江阴签判。这是一个负责案件和文件事务的文职。后来,辛弃疾晋升为江陵府知州,湖北安抚使,统辖地方文武。
当时与金国接壤的湖北,时局动荡,土匪多流。辛弃疾一上任,就采取了强硬的手段消灭土匪。只要他抓到小偷,不管他是大是小,土匪都没有踪迹。然而,辛弃疾留下了“无视人命”的话柄。
[img]377208[/img]
此后,辛弃疾多次调任,先后担任湖南转运副使、江西安抚使、湖南安抚史等职务。最后,他在王林的弹劾下辞职,当时弹劾的罪行之一是暴力和滥杀。十多年来,宋光宗继位,再次使用辛弃疾担任福建安抚使。不幸的是,宋光宗很快就退位了,宋宁宗就位了。辛弃疾再次被弹劾。在严厉贪污的指控下,辛弃疾一个接一个地被贬至罢免。
几年后,64岁的辛弃疾再次出山担任浙东安抚使。他与黄金作战,但被主和派镇压,再次罢免。从那以后,朝廷仍然想使用辛弃疾,但辛弃疾拒绝了。
“想想那一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诗人辛弃疾一生想要的其实是上场杀敌,但“浪漫总是被雨吹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灰心丧气,晚年的热血英雄终于不回头了。
辛弃疾不仅能文还能武?杀叛徒,杀盗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