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765-839年4月21日) ),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 。唐代中期的杰出政治家和作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经历过七朝的宰相。裴度的一生经历了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文宗的七个朝代,历史上被称为七个朝代的老兵。历史书称他为“威望和美德”,受到世界的重视;在首相中,“推动第一”。
裴出生在河东裴氏东眷房
,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皇史中丞在唐宪宗时累迁。他支持宪宗削藩,因此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也受伤。代武元衡旋转为相。之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多次出镇拜相。晚年随着世俗的起起落落,为了避祸,官终中书令。四年(839年)去世,七十五年。太傅,死后的头衔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向太师赠送礼物,然后享受宪宗寺庙。
裴度坚持正确的道路,帮助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领二十多年,介绍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苏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进出中外,20年来一直处于国家安全之中,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裴度主张文学不怪其词而词自丽,不怪其理而自新,反对在古代文学写作中追求奇怪的东西。他向文士们提到了很多东西,并受到了时代的尊重。晚年留在东都时,他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有着密切的报酬,是洛阳文化事务活动的中心人物
。有两卷文集,《全唐文》和《全唐诗》等。
[img]376732' />
裴度出生于世宦名族河东裴氏中东眷裴氏 ,祖父裴有邻,曾任濮州濮阳县令。父亲裴旭,曾任河南省绵池县丞。
贞元五年(789年),裴度中进士科,贞元八年(792年),登博学宏辞科,
参加唐德宗李适在宫廷亲自诏书考试的贤良方正考试,因其优异的成绩被任命为河阴县尉。后来,他被提升为监督皇家历史,密章奏论德宗宠臣时措直切。德宗不高兴。裴度被调到朝廷任河南府曹。后来,他被提升为日常生活中的舍人。
元和六年(811年),以司封员外郎的职务负责制定法令,很快转到本司郎中。
出使魏博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使田季安去世。他的儿子田怀建议他年轻时不能管理军事和政府。营地军官拥有魏博军衙内兵马使田兴(后改名田红正)作为留后人员。田兴安排心腹前往朝廷,要求魏博遵守朝廷法律法规,由朝廷任命魏博的官员,向朝廷缴纳法定税。唐宪宗派裴度出使魏州宣布解释朝廷的旨意。田兴任留后,拒绝享受违规车辆、服装、住房,仍居住在原采访使的官厅。魏博人非常感谢裴度,他要求裴度在他居住的墙上写一篇题文,以描述他谦卑的奉法。田兴还邀请裴度遍行魏博所属县,传达宪宗的诏书旨意,魏博人到郊区迎接,感到欣喜若狂。裴度出使魏博回朝后,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裴度改为御史中丞,元和九年(814年)十月。
平定淮西
[img]376733' />
裴度元和十年(815年)五月,裴度被命令前往蔡州营地宣慰,了解军情,向将军传达朝廷旨意。回到朝鲜后,他向宪宗分析了情况,并对忠武军的节度使李光颜深感乐观。不久之后,李光颜在陈州遂水县西南大破淮西军时曲。消息传来,宪宗感叹裴度的知人善用。同年6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并指示他们刺杀裴度。6月3日,武元衡像往常一样骑马,刚离开靖安坊东门,刺客暗中射出密集的箭,射中武元衡随从逃跑,然后带着武元衡的马走了十多步,杀死了武元衡,带着第一级;裴度从长安通化房子出去,刺客刺伤裴度三剑:第一剑切断了裴度的靴带;第二剑刺中背部,刚刚划破内衣;最后一把剑轻轻伤了裴度的头。裴度掉下马来,幸好他戴着毡帽,所以伤得不深。刺客挥剑追裴度,随从王义以身掩护,右手被砍断。裴度掉进路边的沟里,刺客以为他已经死了,这才罢手离去。这件事震动了朝野,事隔三天,宪宗下令裴度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度坚强正直,能言善辩,能以情动人。宪宗高度重视魏博返朝的自出使。从蔡州劳军回京,宪宗更听从他的意见。
由于武元衡执政,委以重任却没有成效,自武元衡被杀后,宪宗将朝廷的重大规划决策委托给裴度。起初,武元衡被杀,一些献计者为了安抚王承宗、李师道的心,请罢免裴度的官职,宪宗怒不可遏地说:如果裴度被罢免,那就是奸计得逞,朝廷纲纪怎么整顿?我任命裴度一人,足以打败这两个乱臣贼子。裴度也以平叛为己任。当他因刺伤向朝廷请求离婚20多天时,宪宗下令派卫兵到裴度的私宅值夜守卫,内宫使臣到他家问候。崇拜前一天,宪宗还特许他到延英殿回应,安慰他。当时京师内惊扰四起,朝野一片惊恐。只有委托裴度为相的制高下达,人心才能稳定。从此,朝廷不断收到讨贼的计策,调兵遣将越来越紧急。
裴度以文章书生入仕,几年间逐渐升至清要之职。适逢时局艰难,他奋发决策,亲讨叛军,成为人们崇拜的中兴名臣。他的外表平常,但风神俊爽,文采出众,答对雄辩有力,震撼了听者。当时任何使臣出使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君长都必须询问裴度的年龄、长相以及是否被天子任命。裴度的名声在四面八方广播,中原和异邦都相当敬畏他。与郭子仪同名,他的威信名望、德操功业。裴度在20年的时间里,以维护国家安全,对当前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选择重臣时,群臣无论如何无贤不肖,所有这些都首先推裴度。《旧唐书》说:当元和、长庆间,乱臣贼子,蓄锐丧气,怕度之威棱。...虽然江左王导和谢安坐镇雅俗,但诉谟战略又过去了。
裴度也自夸道:二身不长,二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一片灵台,丹青莫状。
七朝的宰相是谁?为什么他被称为中唐第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