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生于河南窦氏三祖房,文史优雅。他早年出生于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充大丞相府部参军,参与朝廷典制的制定。唐朝建立的武德元年(618年),窦威担任内史令。病逝后,追赠同州刺史、延安郡公、死亡名靖。
早年经历
窦威年轻时性情沉静,器量非凡,博览群书。窦家世代勋贵,以武勇著称,孩子们都喜欢武功。窦威更喜欢文史,所以被他的兄弟们嘲笑为书痴。
入仕隋朝
隋朝成立后,窦伟被内史令李德林推荐为秘书郎。任期届满后,他仍拒绝调任,坚持留在秘书监督管理局,继续学习知识。当时,窦的兄弟们因为军事成就而被授予显职。他们鄙视只有闲置的窦伟。他们对他说:“过去,孔子积学成了圣人,但他们仍然感到困倦和沮丧。你想要什么?”窦伟笑了,没有回答。
[img]376414[/img]
后来,窦伟被蜀王杨秀征为记室。因为杨秀的许多行为都是非法的,他辞职了,回到了家乡。仁寿两年(602年),杨秀因犯罪被废为普通人。大多数政府官员都被犯罪,只有窦伟幸免。经过四年(608年)的伟大事业,窦伟被提升为内史舍人。他多次劝诫杨迪皇帝,但他违反了自己的意愿,被调任考功郎,然后被免职。
归唐拜相
义宁元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立代王为帝,任大丞相,任窦伟为大丞相府参军。当时,李渊正准备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因为窦伟在隋朝工作多年,熟悉朝纲礼仪和各种典制,他被要求参与起草各种章程和制度规定。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代隋称帝,成立唐朝,为唐高祖。窦伟为高祖起草了登基诏书,被崇拜为宰相,担任内史令。他讨论政治得失,阐述清楚,经常引用古代的劝诫,深受唐高祖的亲近和重视。唐高祖经常把窦伟召进内室,和他长谈。
病重离世
同年6月,窦威生病,唐高祖亲自到他家探望。不久,窦威死于疾病,死亡。唐高祖得知他被送到同州刺史和延安郡公。死后的名字是靖,王子李建成被要求和所有官员一起去葬礼。
窦威生平简介,入仕隋朝当唐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