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晋卿年轻时勤奋好学,善于写文章。后来,他被授予修武县尉。历任奉贤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兵部外郎、官员外郎。
主持铨选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苗晋卿晋升为官部郎中,后与孙提一起被崇拜为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命苗晋卿主持官部全选事务。候选人为了肥缺,有的软磨硬缠,甚至出言不逊。苗晋卿性情谦虚,对此毫无愤怒。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苗晋卿晋升为吏部侍郎。他主持全选五年,政策宽松。他的下属利用这个机会作恶,导致贿赂成为一种趋势。当时,世界已经平坦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年有1万多名候选官员。虽然宰相李林甫也是官员,但他专注于政府。全选事务委托给苗晋卿和侍郎宋遥。
[img]375618[/img]
天宝二年(743年),皇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氏到吏部候选。苗晋卿和宋遥因张倚正受玄宗宠爱,想要攀附于他,便在录取的64名官员中将张氏列为第一。大家都知道张氏从不读书,所以群议沸腾了。前蓟县县长苏晓云告诉安禄山,安禄山在见面时与唐玄宗一起演奏。唐玄宗亲自在花萼楼进行了测试,只有十分之一的录取官员能够通过考试,而张氏则直接交白卷。唐玄宗怒不可遏,将苗晋卿、宋遥、张倚一起贬官。苗晋卿被贬为安康太守。
历职致仕
天宝三年(744年),苗晋卿改为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他在河北工作了三年,成绩突出。他还被调到河东太守和河东采访使,但魏郡人民仍然为他建立了一个名声。此后,苗晋卿先后担任工部、东京留守、宪部。
天宝14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窦廷芝弃守陕郡。宰相杨国忠嫉妒苗晋卿的声誉,于是请苗晋卿为陕郡太守和陕郭防御使,试图将他排除在法庭之外。苗晋卿声称年老多病,坚持不肯上任。唐玄宗很不高兴,所以他要求他退休。
到德元年(756年),叛军强迫长安,唐玄宗入蜀避乱。皇太子李亨北上灵武,为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当时朝中大臣大多被叛军俘虏,陈希烈、张军等数十人被送往洛阳接受伪职。苗晋卿从小路逃到金州。
复起拜相
到德国两年(757年),唐肃宗到达凤翔,召苗晋卿前往,拜左相,每次军国事务都要咨询他的意见。同年10月,郭子仪收复两京,唐肃宗返回长安。在苗晋卿的指挥下,他被封为韩国公,并被封为500户。
乾元二年(759年),苗晋卿看到唐军逐渐平息叛乱,上表乞讨骨头,要求退休。唐肃宗下令表扬,免去宰相职务,改授太子太傅。上元年(760年),唐肃宗又怀念老臣,再次拜苗晋卿为侍。
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去世。唐肃宗卧病不起,于是命令苗晋卿拍下坟墓,苗晋卿尽力辞职。不久,唐肃宗去世了。唐代宗继位,命令苗晋卿拍下坟墓。苗晋卿仍然拒绝接受。当时,苗晋卿年纪大了,走路困难,第二天就要求进入政府大厅。唐代宗允许他进入朝廷时不要急着走,并在延英殿举行礼物以示礼物。
晚年生活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唐朝宗逃往陕州。当时,苗晋卿卧病在家,受到吐蕃军的威胁。他一言不发,吐蕃军不敢加害。不久,郭子仪再次收复长安。唐朝宗免去了苗晋卿的宰相职务,崇拜他为太保,然后命令他退休。
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逝,终年81岁。他追了太师,给了他死后的一份礼物。唐代宗还命令京兆少尹为他举行葬礼。元载总理之前被苗晋卿提拔过,所以他讽刺地说服太常寺把苗晋卿的死后改成文贞。大历七年(772年),苗晋卿的精神位置被放入唐肃宗的寺庙。
轶事典故
苗晋卿担任魏县太守时,回国探亲。他走到可以看到壶关县的地方,下车步行。小官劝道:“太守位,德高德重,不应该这么贬低自己。”苗晋卿说:“礼记曾经说过,看到公门要下车,看到路马要抚轼表示敬意。更何况这是父母之邦,更应该尊重。不要说太多。”他在乡党举行了几天的宴会,拿出了3万的工资作为乡学经费,教育家乡的孩子。
唐代宰相苗晋卿人物生活简介,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