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唐代河东的节度吗?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开门见山:唐代造反率最高的职业是河东节度使。需要注意的是,前者地理位置明确,后者职位明确,两者缺一不可。
建立河东节度的初衷是防御北方侵略势力,如突厥,其统辖范围约为陕西太原西南部,兵力超过5万人。但有利有弊,大唐河东节使本欲成为朝廷的利剑,而不时,利剑也会向自己挥舞。从唐朝到五代十国,这里有五位皇帝,他们的套路出奇地一致:建功立业,支兵自重,然后称帝。让我们梳理一下:
1、安禄山:公元751年,安禄山进宫拜唐玄宗,并自荐为河东节度使,皇帝应许。在此之前,安禄山刚刚成为杨贵妃的养子,手握大权,与皇室攀登亲戚,连李林甫都要敬畏他三分。与此同时,成名的安禄山逐渐出现病态,根据古籍描述,他胖到300多近。令唐玄宗惊讶的是,就在752年,这样一个“养子加胖子”反了!安禄山从河东出兵,聚集了15万军队,势如破竹地向首都开来,并称帝建国大燕。
[img]463632[/img]
2.李克用:在李克用混迹的时代,唐朝已经衰落,中央濒危,地方强大。在李克用的早期阶段,他对大唐更为忠诚。镇压黄巢起义时,“功劳最大”被封为河东节度使,牢牢占领了这个地方。不久,梁王朱温崛起,劫持天子,与李克用争夺天下。朱温失去了民心,李克用引以为鉴没有暂时称帝,多年后,儿子李存旭成立后,唐朝追封父亲为武帝。
3.李:李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死后,他继承了父亲在河东的节度使命,并有计划地兼并了周围的小势力。15年来,李成为北方霸主,后来建国称帝。然而,他统治后期,由于暴力奢侈,士兵们发生了变化。
[img]463633[/img]
4.石敬堂:石敬堂严格来说,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但有必要一起讨论,因为河东节延续了唐律,是唐末遗留下来的问题。唐明宗李嗣源继位后,非常重用大将石敬堂,还将女儿嫁给他,并将其封为河东节度使。李嗣源死后,石敬堂以河东地区为基础,准备造反。为了得到契丹的兵力支持,他自认“儿皇帝”,并将燕云十六州的土地拱手相让,最终建立了后晋。
5.刘志远:石景堂的后晋被契丹摧毁。与此同时,河东节度使其地位成为一个大军阀,即刘志远。一方面,刘志远积极驱逐契丹军队,赢得了许多人民的心。另一方面,他通过吞并太原周围的游牧民族获得了良马和俘虏,以增强军队力量。公元947年,刘志远建立了后汉。
言归正传,说了这么多造反称帝的河东节度使,一定有疑问:这个职位有魔力吗?不,总结原因只是地理、经济和体力:
1.地理位置:河东位于山西、河北和蒙古的交界处。它不仅可以成为北方的屏障,还可以向南保卫北京大师。山川地形使其易于防御和攻击。《读史方舆论纪要》记载:
山西地形最顽固,东则太行为屏障,西有大河,北有沙漠,阴山...因此,世界的形势必然取决于陕西。
[img]463636[/img]
2.体力:秦汉以来,河东逐渐融入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沙陀、契丹等。,所以男人一般都很勇敢。同时,河东是屯兵重镇,适应了长期的战争生活,民风勇敢侠义。在招聘期间,这一优势更加明显。
3.经济:一般来说,年复一年的战争场所将贫瘠,受害者流动,人口不多,但河东并非如此。原因是它的农业发达。唐太宗特别评论说:河东阴时。这是真的。复杂的河流为农业发展带来了远远不断的灌溉资源。每次重创后,农业和士兵总能迅速恢复。
当然,朝廷应该采取措施,让任何人担心任何反对的职位!宋太宗赵光义不停地摧毁了太原的防御。谁知道,多年后,河东军队实力薄弱,北宋经常受到辽国的约束。赵光义最初的决定错了吗?恐怕没有人能得出结论。
唐朝的节度是什么样的职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节度来造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