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带数万步入蜀,与刘璋会于涪。
这一次,刘备带着庞统参军,却留下诸葛亮和关羽守卫荆州。这一安排引起了一些人的困惑。更出乎意料的是,进入罗县时,36岁的庞统不幸去世。
因此,有人认为刘备入川时带庞统随军而不带诸葛亮是不明智的选择。但真的是这样吗?刘备为什么这么做?
[img]372338[/img]
首先要明确诸葛亮和庞统在特长上是有区别的。
尽管诸葛亮确实是个全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任何方面都能做到最好。陈寿曾在《三国志》中•蜀书•《诸葛亮传》评价他“治军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在治国安民方面的能力比军事能力更突出。相比之下,庞统可能更擅长军事战略。这一点可以从刘备取川时庞统提出的上、中、下三项计策中看出。
刘备入川时,荆州初附,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田余庆先生在那里《〈隆中对〉在文章中,第五个问题“跨越荆益”提出,赤壁战争后,孙刘妥协了。刘备的收入只是长江以南和湘水以西的县。这不是荆州的发达地区,不足以抵制孙权随时可能发动的攻击。特别是刘备主力进入蜀国后,孙权不能容忍刘备的势力,刘备仍然留在荆州很长一段时间。
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留下“刚刚保留”的关羽独自守卫荆州显然是相当不可靠的(从关羽后来攻击范可以看出)。如果你想留下一个人和关羽一起守卫荆州,这个人不可能是刚刚依赖刘备的庞统,也不可能是一个没有威望的庞统。他只能是诸葛亮,一个政治家和外交官。
[img]372339' />
@ 虽然“卧龙”虽然“卧龙”、“凤雏”一直同名,但诸葛亮和庞统的性格却大不相同。
诸葛亮虽然比较年轻,但是比较谨慎,比较老练,习惯着眼大局,不喜欢做自己不确定的事情。刘备和诸葛亮都很清楚这一点。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的“先帝知臣谨慎”是最直接的证明。诸葛亮的性格更适合治国理政。
相比之下,庞统则更直爽率性,遇事时断则断,毫不含糊。例如,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遇到了益州牧羊人刘章。庞统曾建议他利用这个机会直接抓住刘章,这样他就可以坐在益州(当然,这一建议被一直被称为仁义的刘备拒绝了,因为他“第一次进入其他国家,没有信心”)。在战争中,刘备兴奋地置酒作乐时,庞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对刘备说:“伐人之国,以为欢,非仁之兵也”。这样,一向谨慎稳重的诸葛亮就不能在公众面前说出来了。
庞统的直率和战略无疑在帮助刘备取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mg]372340' />
此外,庞统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较晚,没有机会做出贡献。
庞统如果能一举夺得益州,不仅能帮助他在军队中树立威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集团内部的相对公平。这样既不会让诸葛亮等旧属功劳太多,也不会让庞统因为没有机会施展才华而心怀怨恨。刘备非常重视让每个人尽最大努力调和所有可能的潜在矛盾,同时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攻打汉中后,刘备排众议,提拔当时只为牙门将军的魏延为汉中太守,我觉得有这方面的考虑。
[img]372341' />
此外,由于对诸葛亮等人的信任,刘备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无论发生什么战争,大后方都必须留给最值得信赖的人,这是常识。只有这样,教练才能确保教练在前线战斗时不会着火,在关键时刻也能确保军队和食物的供应。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让他的“五好丞相”萧何留在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巩固的后方,这对刘邦最终战胜项羽起到了重要作用。诸葛亮和其他人是刘备的老家庭。当他们从刘备逃到无家可归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跟随他。他们和他一起生死攸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得到了这样一块土地。对刘备来说,这些人在性格和能力方面是绝对值得信赖的。尽管庞统贤能,但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毕竟晚了一点,还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此外,在此之前,他曾在周瑜担任功曹。即使刘备信任他的能力和行为,让他留在荆州,更不用说这种安排是否能说服公众了,首先,根据庞统的性格,恐怕很难与关羽和其他人相处,这很容易增加荆州的不稳定性。因此,刘备将荆州交给关羽、诸葛亮等人,是一个非常正确和明智的选择。
如果刘备能顺利占领益州,诸葛亮、关羽守卫荆州不会丢失,“龙中对”说“生命将军荆州军队到万,洛,将军带领益州人民到秦川”计划可能实现,“霸权,汉朝繁荣”的梦想可能不会最终失败,只留下遗憾。
[img]372342' />
不幸的是,庞统率众攻城,卒于流矢,攻打成都最后一道屏障—罗城。
庞统去世后,分身无术的诸葛亮帮助刘备攻占成都,但未能重返荆州,而是守卫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
虽然远离荆州的关羽得到了马亮等人的帮助,但他孤傲轻敌的性格最终导致他失去了荆州,失去了麦城,死于死亡;张武两年(公元222年),刘备试图通过东征重新获得荆州和利益,但战争因战略失误而失败。到目前为止,隆中对的宏伟计划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泡沫。
庞统的死给刘备集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刘备成为皇帝后,他珍惜庞统的早逝,并将庞统归咎于“关内侯”。他只是死了“靖”这个词,所以他被称为“靖侯”。
《易周书·死法解》解释说:“厚德安贞说靖;律身简称靖”。刘备的死亡表现了他对庞统能力和性格的肯定,也表现了刘备集团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军师中郎将的深深遗憾和缅怀。
刘备入川时,为什么留诸葛亮只带庞统随军守卫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