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鲁肃死后孙权选择严迅接班?为什么要换吕蒙?

孙吴名将辈出,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鲁迅,不仅有大量的将才更加帅才,一代又一代。

而一代又一代都有美谈, 人们普遍认为周瑜推荐了鲁肃,鲁肃发现了吕蒙,吕蒙又发现了陆逊,代代相传。

[img]371696[/img]

孙权称周瑜为帝前军事上的主要助手。周瑜指挥赤壁战争和荆州战争,为孙三国立下不朽功勋。周瑜去世后,鲁肃扮演了他的角色,成为孙权军事上的主要助手。

为什么不说“助手”而不是“副指挥官”? 孙吴的军职制度有些奇怪,经常搞“以下统上”。

例如,赤壁战争结束后,周瑜被提升为部分将军,相当于副军长,这表明他最多是一个中郎将军,相当于大学校长,副将军甚至将军在他指挥的将军。至于孙权临时任命的左都督,可以理解为“前敌副总指挥”,不在正式军衔序列中。

36岁时,周瑜死于建安15年(210年), 军职仍是偏将,但他为孙权守卫荆州,实际地位相当于吴军的“二把手”。

据《江表传》等书记载,周瑜临终前写信给孙权,说“鲁肃忠诚,临事不苟,能代瑜”,于是孙权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汉昌县太守,让他负责荆州事务。

[img]371697[/img]

奋武校尉连中郎将都不如,只相当于旅长。当时有很多吴军将领比这个职位高,但鲁肃的实际地位远不止于此,他也相当于吴军的“二把手”。

鲁肃为人方正,内外节俭,治军整顿禁令必行,特别善于处理与刘备的关系,江东人一致认为“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主持荆州事务后,他尽最大努力维持与刘备的联盟关系,基本保证了江东西部的和平。

鲁肃也于建安22年(217年)去世,46岁。当时他的军事职务是横江将军,相当于军长。他比周瑜临终前的军事职务高。不是他比周瑜更受孙权的信任,而是他主持荆州事务的时间长。周瑜主持了两年,他主持了七年。

鲁肃死后,孙权非常难过,亲临鲁肃葬礼,远在成都的诸葛亮也派人前来吊唁, 有人认为吕蒙在鲁肃死后“代他为将”,而吕蒙是鲁肃向孙权推荐的,
原因是他们关系很好。鲁肃特别欣赏吕蒙。“士别三天,刮目相看”的典故来自他们的对话。

[img]371698' />

但这与历史事实不符。鲁肃临终前没有向孙权推荐继任者,尽管当时虎威将军吕蒙的声音最高, 但孙权最初决定接替鲁肃的人不是他,而是一个叫严守的人,
史书称“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

徐州刺史部彭城人严云字曼才喜欢学习。他擅长诗歌、书籍和礼物。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他是一名文人。他曾写过一篇《潮水论》。据说这是中国第一篇关于潮汐学的专题文章。不幸的是,它已经丢失了,具体内容无法测试。

严峻的性格素质直纯厚,是个老实人,
他从北方来到江东避乱,与张昭、诸葛瑾、步谷等来江东避难的北方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他最早被张昭推荐给孙权,先后担任孙权手下的骑都尉和中郎。骑都尉相当于骑兵旅长。从事中郎的秩序只有600石左右,比县长高,远不如县太守。

严旭只会死读书,有一次孙权让他读一篇以前学过的文章给自己听,严旭读了一篇“仲尼居”, 张昭一听就急,说严迅是个“鄙生”,也就是书呆子,
张昭向孙权重读了一篇关于“君子之事”的文章。

出于《孝经》,“仲尼居”讲的是孔子和曾子的对话,其中之一就是“丈夫孝顺,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站了起来”,张昭急于改读“君子之事”。

然而,孙权似乎很喜欢严峻的“傻劲”, 只是严迅听说孙权突然给了自己这么大的负担,立刻目瞪口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他根本不能带兵。

大家对严道喜,严急忙说:“非才而据,责备必至。”严说得很真诚,甚至“说得很慷慨,至于流鼻涕”。

[img]371699[/img]

然而,孙权的意志也非常坚定。他不得不选择严格的工作。看到严朝尽力拒绝,孙权想试试他,让他骑马。他不知道严朝假装不会骑马。他一上马就摔倒了。孙权恢复了他的生命。

严后来一直在孙权身边担任文职, 孙权称帝后,当过孙吴朝廷的尚书令,相当于秘书长,却充分发挥了他的专长。

此后,孙权下令吕蒙接任鲁肃的汉昌县太守一职,驻扎在陆口,成为鲁肃的继任者。

这件事很微妙,都说孙权一直是最有见识的人,在用人上更精准, 为什么要用一个又傻又呆的文人主持荆州大局?

在别人眼里,“愚蠢”和“呆着”是缺点,但在孙权眼里,这可能是优点。这样的人没有头脑,这让人们真正放心。同时,孙权是一位喜欢“亲自开始”一切的领导者,
只要下面的人听话,认真执行命令,他们聪明吗?

[img]371700' />

这件事可以看作是孙权用人思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就像他后来用吕一和暨燕一样。虽然出人意料,但也有痕迹可寻。只是这一次,孙权觉得自己太轻率了,于是恢复了自己的生命,重新任命了吕蒙。


为什么鲁肃死后孙权选择严迅接班?为什么要换吕蒙?为什么鲁肃死后孙权选择严接班?又何必换成吕蒙?

,,,,,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

  • 为什么刘备看不起优待自己的刘巴?刘备怎么想?
  • 根据常识,由于刘巴选择离开自己,阻止刘备进入四川,刘备自然应该感激和报复,杀死刘巴。但刘备没有。刘备进入四川后,为了...

  • 刘备为什么一辈子逃跑: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
  • 为了除掉曹操,汉献帝被曹操绑架,秘密发布了衣带诏书,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为了...

  • 为什么孙权喜欢偷窥?陆续偷窥吕蒙、鲁迅等人起卧
  •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培养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和吕蒙经常被称为兄弟。关羽进攻樊城时,吕蒙亲自策划并实施...

  • [无耻]为什么刘备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 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率数十万教众揭竿而起。朝廷下令各地自筹兵勇,征服黄巾义军。时有校尉邹靖,响应朝廷诏令募集兵勇。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