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兰亭所立,才人齐聚,饮酒赋诗,品味人生忧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是陈迹。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写了一篇《兰亭集序》,被称为“世界第一行书”。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书法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园。
[img]368125' />
王羲之在书法上的造诣如此之深,以至于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赞扬,这也让后人只知道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而不知道一代书圣的仕途。
事实上,王羲之是一个坦率的人,有着深厚的道德知识和快速的口才。他在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曾担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会议内部历史,并领导了右将军。但@ 他毅然决定离开游刃有余的官场,与山水交朋友,以书法为乐。
他的离开不是官场的复杂,而是他与一个人斗争的结果。这个人是晋朝的将军王述,也就是蓝田侯。
[img]368126[/img]
当时,在官场上,王羲之和王羲之的官职是一样的,王羲之的态度和性格与王羲之不同。因此,王羲之一直鄙视王羲之。然而,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王羲之越来越出名,这让骄傲的王羲之心里充满了怨恨。最后,他们的“冷战”达到了顶峰。
王述母亲去世时,时任会稽内史的王述需要离职去办葬事,王羲之代领会稽。王羲之上任后,他说他会去吊唁,但结果没有结果。
[img]368127' />
《晋书王羲之传》说:“止一吊,就不要造诣了。每次听到角声,都叫羲之当候自己,经常把它扫走。这样的人已经很多年了,但羲之却不理会,深深地认为自己很讨厌。”按照常理,王羲之作为地方官至少要哀悼三次,但他的次数没有达到,甚至有一次他到了门口,但是当王述去迎接的时候,他没有进门,就转身离开了,以此来侮辱王述,扩大了他们之间的差距。
[img]368128[/img]
王羲之的做法也让王先生感到非常不高兴。三年后,王先生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会稽属于扬州。相比之下,王羲之的官位低于王先生。王羲之怎么能忍受呢?更不用说高级官员了,王先生上任时将来会拜访王羲之,后来命人发现王羲之在会稽县的各种违法行为都是真实的。王羲之很担心,假装不舒服,所以他罢免了官员。
之后,王羲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游山玩水,喝酒写诗。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他也表现出了对官场的无奈。然而,王羲之终于名垂青史了。
[img]368129[/img]
王羲之和王述在官场齐名 为什么王述会让王羲之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