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苏轼和北宋奸臣高秋有什么关系?苏轼的无意之举保护了子孙后代

高球这个人为我们所熟知,是《水浒传》的原因。在《水浒传》中,他作为一个“负面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吹歌跳舞,用刺枪使棒,相扑顽玩,能诗、书、赋。如果你论仁、义、礼、信、忠,你就不会。”总之,高球的形象被刻画得三分,这也让高球的形象成为人们的“刻板印象”。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密历史”,但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绝对不是毫无根据的,必须有历史原型。那么,历史上有高球吗?他的形象真的是这样吗?他是怎么发财的?

[img]367829[/img]

央视《水浒传》剧照_图

真是“无巧不成书”,历史上确实有高秋这个人。所以,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人物,还是一个历史人物。根据南宋王明清的《挥杆后录》记载,“本东坡先生的小官高球,草扎颇工。东坡自翰园出师中山,留给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多辞,东坡属王晋卿。“这与《水浒传》中描述的大致一致。不同的是,《水浒传》中的“小苏学士”实际上是作者的笔误,应该是著名的“大苏学士”。但王明清的《挥杆后录》明确表示是东坡先生,所以指名道姓,也不会有任何歧义。

我们回到《水浒传》,介绍高球是一个泼皮破落户的人。在临淮州住了几年后,经熟人介绍,我们来到了东京汴梁市开药店的董将士家。可能是董先生不喜欢高秋作风不好,就把他推荐给苏东坡。不知道为什么,苏东坡只留他在府上住了一夜,并把他推荐给了徐都尉王晋卿。之后,他去端王府送东西,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蹴鞠功夫,从而得到端王的赏识。后来因为端王当皇帝,高秋也飞黄腾达,一路做太尉。

[img]367830' />

央视《水浒传》高丘剧照_图片

让我们看看《水浒传》中高球的历史,仿佛他没有天赋,只是遇到了端王这样一个爱玩的皇帝,成为了一名官员。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如果高球真的没有学习,苏石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事实上,高邱的文章相当优雅,“扎扎颇工”,所以苏轼非常欣赏他。那么,苏轼为什么要把他推荐给别人呢?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苏轼。北宋哲宗元佑八年,苏轼担任中山府知府,看起来当市长也不错。但这不是正常的人事调动,表面平静的背后其实是波涛汹涌。

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大多是这样的,这是新党势力猛烈攻击他的第一步。毕竟苏轼熟读经史,也经历过宦海的起伏,已经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他知道之后肯定是凶多吉少,还会牵连很多和自己有关的人。因此,他不得不提前安排未来。正是因为他热爱人才,他才想为高秋找到一个好家,所以他把他推荐给翰林学士,也就是曾布,翰林学院的负责人。曾布原本和苏轼属于敌对阵营,但苏轼“看到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好人”,认为自己毕竟和他有过同年的友谊,但政治观点有分歧,一点也不影响君子之间的友谊。但曾布却没有给他面子,以自己的上僚已满为由,拒绝了苏轼。

[img]367831' />

苏轼 ,世称苏东坡_图

本来到这里,苏轼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但他又把高秋推荐给了徐都尉王晋卿,因为两人私交很好,徐都尉便接受了高秋。高秋在徐都尉府住了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偶然遇到徽宗皇帝。此后,高球“不次迁拜”,当节度使,最后做到枢密使。可以说是“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自始也。因为他自己飞黄腾达,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父亲、子侄都跟着做官。

此时的苏轼,由于朝廷党争不断,自然成为政治斗争的受害者,屡屡被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问问你一生的成就,黄州惠州儋州”。最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贬低,走到了天涯海角,过着“没人住,没有诱饵”的艰难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才被赦免回到北方,但他死于常州,死于其他国家。

那这个时候高秋在干什么呢?这时,高秋却是春风得意之际。那么,对苏轼的恩德有没有感激之情呢?据《挥杆后录》记载,他“不忘苏氏,每一个孩子入都,都给予养恤非常勤奋。众所周知,北宋元佑党争十分残酷,这些人的子孙不但没有当官的资格,甚至进京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有时候,由于父母的牵连,子孙后代也会被流放到荒凉的地方,被当地官员欺负,客死别乡是很常见的。但苏轼的子孙却得以保全,更能在南宋时期重振家风。

[img]367832' />

蔡京(1047年2月14日至1126年8月11日)_图

所有这些都是苏轼当年无意中的善举。正是因为他推荐了高秋,高秋后来在官方位置很高,他才会“为他的后代投桃报李”!至于高秋,我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他没有像蔡京和童贯那样结束,而是避免了死亡,最终在家中死亡。也许他不够彻底。至少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在危机时刻救了苏轼的后代,为自己积累了一些阴德!

根据《宋史·李若水传》的加载,高秋死于靖康元年(1126),“开府仪和三司高秋一起去世。故事中,天子应该挂服哀悼。如果水言:‘秋以幸臣成为显位者,摧毁军政,金人长驱,其罪与童贯等。,必须全部领导以不为导,追求官秩,示与众弃;但是,如果有一个司法习惯,想要礼貌,那就不是靖公议了。’张再上,就停止了。”

[img]367833' />

宋代的上层阶级生活 _图

的确,高球不是正确的出身。为什么要“以幸臣为先”?众所周知,宋朝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政策。然而,就权力和威望而言,武臣的工资和等级并不低。然而,在科举时代,像高球这样的闲人挤进文官圈是不现实的。

而且武臣系统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升迁的可伸缩性也较大。对于像高球这样的人物来说,显然是进入仕途的捷径。根据《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琦传》记载:“先是高秋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仲武为边帅,上以邱属之,球竞以边功为殿帅。这说明宋代武官的任用也很严格,没有边功,就不能当三衙长官。徽宗故意提拔高丘,便将其下放到基层,以获得“政绩”,为此后的升迁奠定基础。

回顾高秋的历史,苏轼的推荐确实让他进入了这个高官圈,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人脉。然而,苏轼这次走眼了。没想到这个小官员将来会成为一个大奸臣,伤害国家。但话说回来,如果他不推荐高秋,他的后代可能不会得到保存!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和趣味性!


苏轼和北宋奸臣高秋有什么关系?苏轼的无意之举保护了子孙后代苏轼和北宋奸臣高秋有什么关系?苏轼的无意之举保护了子孙后代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历史上真正的高球 苏轼有恩必报援助落难中的苏轼
  •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球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作为一个市场小流氓出现,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