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泰山是中国古代皇帝的最高荣誉。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有没有应用的人,没有看到符瑞,也没有看到泰山。”这意味着没有皇帝见过“符瑞”,但没有去泰山封禅。然而,在秦始皇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只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为什么宋真宗后的皇帝不再举行禅宗仪式?宋真宗一千年后没有足够的资格封禅泰山的皇帝吗?
封禅的条件
[img]366230[/img]
《史记·封禅书》提到了皇帝封禅泰山的两个条件:一是皇帝必须是受命之君(自古受命皇帝,尝不封禅);第二,符瑞应该出现在皇帝统治期间。如果他们缺少任何一个,他们将被认为没有资格封禅。从秦始皇和后来皇帝的政治成就来看,后人为皇帝封禅增加了第三个条件,即世界统一。
[img]366231' />
从前两个禅宗的条件来看,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有资格禅宗——既然他们成为皇帝,他们一定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如果天子想禅宗,全国各地自然会献出各种符瑞。然而,第三个条件更难满足——中国历史上只有少数统一的朝代,其中隋朝和其他朝代从未举行过禅宗仪式。
宋真宗有资格吗?
[img]366232[/img]
根据前三个条件,宋真宗当然没有资格封禅——他在位期间,宋朝不是统一王朝。毕竟燕云十六州还在契丹人手里,宋朝长期被北方游牧民族打压,不是武力强大的朝代。宋真宗的父亲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确实打算在泰山封禅,甚至发布了诏书,但他在压力下放弃了封禅。那么宋真宗的历史成就比宋太宗高吗?当然不是。宋太宗至少收复了吴越和张泉,派兵消灭了北汉。他还亲自征服了契丹(虽然失败了)。此外,虽然太宗的武术不好,但他的文治是宋朝最好的之一。
[img]366233' />
宋真宗在位期间最大的功劳应该是与辽国签订了“禅渊之盟”,这对整个宋朝历史至关重要——它维护了宋辽百年的和平。此外,宋真宗能让我们想起的是“书中有自己的金屋,书中有自己的颜如玉”两句名言。
一国君臣如病狂
[img]366234' />
那宋真宗哪里有信心封禅泰山呢?中国有句成语叫“楚王腰好,宫里饿死多了”,意思是如果皇帝有一定的爱好或需求,就会有善于奉承的臣下不断“努力”满足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的禅宗才得以促进。虽然《禅渊之盟》约定宋朝每年给辽国22万银丝,但宋朝认为自己取得了重大胜利——毕竟没有宋太宗那么大的失败,也没有脸。随后,对皇帝功绩的恭维成了大臣们的“标准”。吉祥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的第一个月。“左承天门南尾有黄丝...上号召大臣拜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这意味着我不知道那天是谁用了一块黄布,蒙住了真宗的眼睛,蒙住了天空。真宗认为这是天堂的福利,并专门编造了一个故事。他说,几天前晚上,他梦见一位神仙提前告诉他,他将在正月初三给他三篇《大中祥符》。真宗为此改变了“大中祥符”。改元太神奇了,说明皇帝想继续要符瑞,于是大臣们一级一级地向下传达命令:“安排”。此后,“3月份,兖州父老1200人,请封禅;丁茂、兖州、诸路进士等840人,请封禅;任午,文武官、将校、蛮夷、栖寿、僧道24370多人,请封禅。”但真宗婉言谢绝,觉得自己不合格,但后来好运变成了灾难。看来真宗不封禅,上帝就要求他了。于是“夏四月甲午,十月有事在泰山”。
封泰山之后,还没有结束。奉承的官员和普通人乐在其中。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吉祥,要求献汾水,并建造了玉清昭应宫、景灵宫、太极观等。在真宗的晚年,太祖和太宗积累的财富已经被浪费了(它们被隐藏了,有点空了),@ 脱脱在《宋史·真宗纪》中说:“封禅事作,吉祥如意,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
[img]366235' />
正是宋真宗的禅宗行为贬低了原本崇高的禅宗行为,后世有所作为的皇帝不屑于禅宗。明朝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将禅宗泰山改为“祭祀”泰山,可以看作是与宋真宗同行的耻辱。明清后世皇帝再也没有举行过禅宗泰山仪式。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为什么明清时期没有皇帝封禅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