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菲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他为美国现代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创作风格上,他类似于另一位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文,他们都是美国现代杰出的民族作曲家。
作品风格
格罗菲的作品富有描写性,音响色彩清晰清晰,具有美国民族风格。他巧妙地将古典音乐与美国爵士乐的表达结合起来,使他的音乐语言简洁易懂,既具有美国民族气质,又具有欧洲音乐的传统特色。
他独特的创作技巧是将古典音乐与美国爵士乐的表达技巧巧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音乐语言简洁易懂,既有美国民族的气质,又有传统的欧洲音乐风格。
[img]364381[/img]
1892年3月27日,格罗菲出生在纽约。我父亲是波士顿歌剧团的歌手,我母亲在莱比锡学过器乐表演。小时候,格罗菲从母亲那里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从事家庭劳动,学习作曲,经常去咖啡馆弹钢琴。十七岁时,他在洛杉矶交响乐团找到了一名中提琴手,工作了十多年。在此期间,他继续学习作曲,仍然在咖啡馆或舞厅演奏。1910年,格罗菲被聘为怀特曼爵士乐队的钢琴演奏家、作曲配器和副指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音乐感受和他在交响乐团和爵士乐队的实践经验,他努力创作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相结合的作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4年,他成功地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制作了管弦乐器。这一成功震惊了他的名声,为他作为作曲家奠定了坚实的地位。格罗菲和保罗·怀特曼对发展新乐器效果的兴趣以及将爵士乐融入严肃音乐的想法(P.Whiteman,1890-1967年走到一起。当时(1920年),怀特曼正在组建他交响爵士乐团,格罗菲成为乐团的音乐改编者和钢琴演奏者,有时是副指挥或小提琴独奏音乐家。格罗菲的第一首改编曲《窃窃私语》在怀特曼灌成为一张唱片后成功销售了150万张。1924年,格罗菲因为格什文的《布鲁斯狂想曲》而出名。同年,格罗菲还写了一首大型管弦乐曲《百老汇之夜》和一首音乐诗《密西西比》(改编后,成为《密西西比》的组曲.1931年,格罗菲完成了他最受欢迎的作品《大峡谷》组曲,这使格罗菲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作曲家,从原音乐改编者的地位。1932年,格罗菲离开了怀特曼,独自从事自己的音乐事业——作曲改编和指挥。他的作品包括交响曲《钢铁》和《克努特·罗克尼》、《大都会》、《自由颂》、《马克·吐温》组曲,《车轮》组曲
《好莱坞》组曲等。1937年,格罗菲还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了由他指挥的音乐会;在1940年1941年纽约音乐季,他再次指挥了自己的作品.
[img]364382[/img]
音乐风格
格罗菲的音乐风格主要是绘画描述。这种技术听起来像是门德尔松和德彪西的音乐与瓦格纳纳的音乐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清新、热情、生动的感觉。极其鲜明的乐器色彩对比也是格罗菲常用的技术之一,使他的音乐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爵士乐语言的广泛应用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明显的美国气质。
1972年3月27日,格罗菲去世于加州的圣莫尼卡,终年80岁。
格罗菲:20世纪美国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