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友(1136-1188年),字与政,号悦斋,学者称悦斋先生,浙江金华人。君国公唐俭第21世孙。绍兴嘉旭进士,父亲唐尧封官至五品龙图阁朝散医生,兄弟唐仲温,1151年进士,兄弟唐仲义,1160年进士。与宰相王淮同乡,并有婚姻关系。
有《六经解》、《帝王经世图谱》、《悦斋文集》等800多卷。清代张作楠将其遗文汇编为《金华唐氏遗书》十余卷,因为他被朱子弹劾,造成了大量损失。
其刻书活动主要包括南宋淳熙间(1174-1189年)知台州临海时刻书《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说》《昌黎先生集》等。《荀子》二十卷是唐仲友于淳熙八年(1181年)在临海台州任上所刻。这本书是二十卷,版式半页八行,行大字十六,小字双行二十四。雕刻后,人们称之为“宋上思”,称赞其“雕刻精华,不在北宋蜀雕之下”。如今,日本仍有藏本,举为国宝。
为官履历
浙江金华出生于1136年。
1154进士,通判建康府。1161年中宏词科,以文辞为名,是进士的增加科。
1161年11月担任郎,1164年第一个月的第七天离职,在秘书省担任正字。同年年底,他的父亲唐尧封与权臣钱不合,被朝廷解雇。唐尧封离开京都时,“博学是空的”,文人争相送行。第二年二月,钱端礼兼参知政事,得阻止大权,唐仲友被任命为湖南南岳庙。
[img]364203[/img]
1170年,离京五年多的唐仲友回到建康,继续担任秘书省正字。这时,王淮已经有了很大的权力,钱端礼失势,反映了唐仲友离职的政治色彩。
1171年担任实录院检讨员。
1172年5月担任佐郎,同年8月担任信州太守,离开中央。
1180年,由于《信州志》的失传,从信州调到台州,这里的行为不得而知。
[img]364204[/img]
1181年修建中津桥,同年修建白鹤山灵康庙,台州学宫(官学)。1182年,桐山桥被拨款给人民修建。由于朱的弹劾,桥没有建成,8月份离开台州。从那以后,它开始讲课,再也没有担任过官职。1183年,桐山桥修复,1184年损坏。1185年,台州人找到了唐仲友,希望修复桐山桥。唐仲友提出修改意见,捐款27万文(相当于他官职八个月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占桥梁修复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他于1188年去世,53岁。《金华府志》说,他死后,家里很穷,没有钱买墓地。他三年前的捐款相当于南宋最低官员几十年的工资。
君国公唐节第21世孙孙 岳斋先生唐仲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