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737-784) ,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北齐文宣帝皇后堂弟李孝贞六世孙。
少居庐山,师事诗僧娇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职隐居湖南衡山,自称衡岳幽人。三卷《李端诗集》今存。其诗多为社交作品,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也反映了社会现实,有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之一。三卷《李端诗集》今存。其子李虞仲,官到兵部侍郎。
李端青年时期的行迹在现存史料中很少提及。一首诗《书志赠畅当》说:少喜神仙术,未去已浪费。壮志一累,浮生事渐多。并在诗中自述少年时期的情况如下:余少尚神仙,未能去。还有《戏送韩判官绅卿》诗云:少寻道士居嵩岭。这说明李端在十几岁的时候曾经离开过家乡,在安史之乱之前,他就去嵩山求仙。他的感情与唐玄宗时期道教盛行有关。
根据李端父母李震和王的墓志铭,李端曾在江西省益阳市当过小官。在《长安书事寄卢纶》中: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这与其少年住庐山,依然读书是一致的。
李端的学习轨迹应该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也就是安史之乱之前去嵩岭学道。当他达到弱冠时,他深深地感受到岁月的浪费,而神仙很难找到。在他的大量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神仙的遗憾。离开嵩山去益阳当官时,他又去了庐山,成了和尚的门人。从李端写给明然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改道向佛,却没有法门。李端还有几首诗写给诸上人,到了中年,涉世转深,他才逐渐悟出禅理。
安史之乱期间,李端写了大量的写实作品,反映了这场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灾难。这些诗都是李端入幕前的诗,多表现出李端爱国报国的热情。同时,李端此时的诗也充满了活力,大历十才共有的吟风吟月,悲伤低落的思想感情。
李端仕途坎坷。晚唐诗人郑谷在《哭进士李洞二首》中说:贾岛以李端终薄宦而闻名。李端在长安有两件大事不容忽视。一是李端在郭暧和升平公主府的第一次宴会上擅场,二是李端进士和释棕授校书郎。
李端家庐岳之后,他在永泰元年(765年)或之前来到长安。在长安期间,他的诗很有名。凭借出色的才华,他受到了徐郭暧和升平公主的青睐,并在宴会上与有权势的名人交朋友和唱歌。
此时,李端的诗歌大多是奖励类别,清新明亮的诗歌风格已经看到了线索。在众多诗人中,李端思维敏捷,特别突出。这一时期的诗歌给了人们一种立作即成感觉。当然,由于缺乏考虑,这些诗歌很难成为好篇章,但也有一些轻快淋漓的作品。如《送魏广下扬州宁亲》、《给郭旭马》等。
[img]363827[/img]
李端前后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但大历元年至三年两次考试都不好。大历三年失利后,他走上了干道。比如诗《下第上薛侍郎》。
接下来,李端在大历五年(770)李搏榜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巧合的是,大历二五年的礼部侍郎和典岁举的人一直都是薛勇。正是李端在薛勇典的贡献中和后来才有了这首诗,所以学者们把目光放在了这首歌上,却忽略了元载的孩子和徐郭暧对李端文人的援引,他们在权贵之间游泳。
事实上,唐代科举考试与推荐相结合,推荐人起着很大的作用。考试前,举子要向权贵显示投刺、行卷等待,请求推荐。但士人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当官资格,要想正式当官,还要经官部全选。与李端有金兰之好的古奇,先李端于宝应两年(763)进士及第,但一直没有授予官职。而李端在进士和第不久就被授予书郎一职,可见仕途境遇截然不同。
从李端《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杜太尉》开始、从两首诗《宿荐福寺怀故园寄元校书》中可以看出,李端的进士和拜官与元载的子弟和当时的徐郭暧的援引密不可分。正如明代胡震亨在《唐诗桂签谈丛》中所说:十才子如司空(曙)附元载之门,卢纶被韦渠牟推荐,钱起,李端入郭氏贵主之幕,都无法远离权力。
大历时期,李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长安唱歌和奖励。离开长安后,他去过其他地方,但他去的地方不得而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诗来推证。比如《边头作》、《胡腾儿》、从《小发瓜州》可以看出,李端曾经去过瓜州。又如《晚巴陵》、《东田寄司空曙晚游》、去过湖南的宿洞庭。
李端只写了一首诗《去终南山旅游是因为送苏礼士尊师育苗》,但没有一首诗表明李端曾经住在终南山。仅仅依靠一首歌“在山上做其他事情”显然很难令人信服。
建中三年(782)秋,李端居岐山,并在凤翔签判张尹即张易幕下担任职务一段时间。偶引名利,久废真果。建中四年秋左右,张毅被李楚琳杀害,李端移到江南,有诗云:虎丘有随意的山水居茅洞,虎丘有田园。
关于李端终官的问题,《旧唐书》:杭州司马而卒,《极玄集》和《唐才子传》也认为其最终官员是杭州司马,但其子李虞仲墓志铭记载父端,杭州司兵,累赠兵部侍郎。
李端出身赵郡李氏,其七世祖李希礼,六世祖李孝贞,在史书上有列传。五世祖李来王,字归道,隋扶风郡主簿,唐初副御史大夫段确招慰朱灿,为贼所害,赠送开府,员外散骑侍郎。唐仓部郎中高祖李思谅(602-659)曾出使吐蕃。唐高宗时,曾祖李敬忠官许王府参军。同州司马,李祖父。父亲李震(696-755)曾任魏军参军、新平县司仓、齐州亭山令、华阴县司士、大理寺成、夫人王氏、五子四女、李端长子。李端的家族墓地位于洛阳龙门西山。现出土有其高祖李思谅、李思谅子资州司仓参军李节、李震夫妇、李震弟弟李昂夫妇、李端弟弟李荣夫妇、李荣之子李凡、李端之子李玉忠、李昂孙李方毅、李群等十余个墓志。
大历十大才子之一:李端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