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金融家。从760年担任家庭部侍郎、充度支付、筹款、盐铁等使者到779年,他负责全国财政工作20年,在盐政、水运、税收、硬币、物价抑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改革。
改革盐法
唐初盐税很低,天宝,到德间,盐每斗10元。乾元元年(758年),盐铁使第五琦改革盐法,实行民制、官收、官运、官销专卖法。政府垄断了盐的生产和销售,增加了政府的盐利润。但由于盐场遍布盐场,盐吏猛增,扰民现象严重;此外,政府垄断销售,管理不善,缺点也很多。大历时,刘宴主持盐政,对第五琦的盐法进行了改革。变民制官收官运销为民制官收商运销,由政府独占盐利转为官商分利。又行常平盐法,派盐官运盐储存在偏远地区,在食盐供应困难、价格上涨时以平盐出售,做到了官员们从中受益,但人们并不缺盐。主持财政初期的刘宴,年入六十万贯,到大历末增加到1200万贯,其中盐利过半。
[img]362641[/img]
整顿漕运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仰慕江淮。但由于年久失修,唐朝的经济生命线运河难以通水。刘宴主持财政时,修治运河,疏通河流,将黄河水分为通济渠,迅速使运河畅通。扬州建造10个造船场,专门建造水船,共同建造歇支江船2000艘,每艘船可载粮千石。刘宴借鉴裴耀卿水运改革的方法,将直运改为分段接运,江南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黄河船不入渭水。粮仓建在各交接处,以储存运来的粮食。各段以十船为纲,派军队用武力护航,确保水运安全。刘宴整顿水运后,每年运谷百余万斛到两京,无斗升沉重者。
行平常法,平衡物价
刘宴在各道设巡院,选派能干廉洁的官员作知院官,要求他们定期向中央报告雨雪丰歉情况。粮食上市时,特别是丰年商人压价粮食大幅下跌时,各地以适当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粮食,称为丰则贵取,避免谷贱伤农。当青黄不接,尤其是道歉年份,商人涨价,粮食上涨时,政府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粮食,这就是所谓的饥则贱与。当市场价格正常时,按市场价格在粮食生产区购买粮食,以丰富储备或调整。这种丰则贵取,饥则便宜方法,称为常平法。通过常平法的实施,政府不仅稳定了物价,而且防止富商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
刘宴理财以以爱民为先,提出了因民所急而纳税的,国用足够理财思想。在理财过程中,他知人善任,使用的官员大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尽管千里之外,目前奉教令如。当刘宴主持财政时,这是唐朝财政极其困难的时期。刘宴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改革措施,为中唐经济的恢复和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值得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金融家。
中唐官员:刘宴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