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坐在金銮殿上,听取百官意见,治理世界。然而,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有趣。他甚至像县官一样断案,结果令人惊叹。
明朝初年,国家经常走水路运粮,所以自然需要很多船。朱元璋在朝代期间,每年都会制造许多高大的船舶。自古以来,朝廷的采购和建设部门都是肥差。当官员不仅可以私下拿回扣,还可以向上撒谎,秘密截留部分财产。因此,负责造船的具体官员也不例外。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从中获取油水,导致国家财产损失。
那么当时负责造船的官员是怎么捞油水的呢?
我们知道古代船只是由木板和钉子制成的。如果你想知道一艘大船共用了多少块木板,这并不难。只要你拿出尺子量一下,你就会清楚地知道。但是铁钉到底用了多少呢?谁也搞不清楚,都钉在木头里,只能靠工匠和官员来说。因此,负责造船的官员与工匠串通,向上谎报铁钉的用量,私下拦截一些,填满私囊。每年要造这么多船,积小成多,那就太神奇了。
朱元璋治贪严厉,略闻此事后,拍案而起,决定好好惩治这些为非作恶的硕鼠。
有一天,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的包围下来到造船现场,指着一艘刚造好的新船,问道:“这艘船用了多少铁钉?”
官员们一听,就让工匠们回答,然后去拿账簿给朱元璋看。
朱元璋听了之后,也没有回答,命人拿着火把,随便扔掉,就烧毁了这艘新船。
一艘好船就这样被烧毁了,大家都吓呆了。这时,朱元璋命人把火堆李的铁钉全部找出来,然后一一称重。
结果出来后,朱元璋告诉官员和工匠,不管你以后用多少钉子,每艘船的钉子数都会按这个数字计算。
在过去,钉子钉在木板上,想指控官员的私人包,缺乏强有力的证据,然后今天铁证书就在我们面前,官员和工匠都害怕出汗,没有人敢说话。
事实上,这个“烧船钉”的故事并不是朱元璋创造的。根据宋代魏泰《东轩笔录》的记载,应该是宋代一位名叫许元的运输法官(监督水运和造船的官员)发明的。即使朱元璋没有发明这种方法,他也可以科学地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否则,为什么其他人想不出这种方法呢?
贪官敢明目张胆地贪污,但由于没有证据,朱元璋一句话直接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