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野利仁荣和李元浩有什么关系?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野利仁荣,看他的姓,他和李元浩有着不可分割的裙带关系(李元浩的皇后来自野利氏)。他是野利氏族。在李继迁最困难的时候,正是野利氏挺身而出,让在地斤泽失败的李继迁在黄羊平死灰复燃,最终成为“燎原之火”。从此到李元昊统治初期,野利氏和李家一直是野利氏自李继迁以来最亲密的战友。元昊时期,野利氏更是群星璀璨,武有野利遇乞野利旺荣两兄弟全力抗宋,文有野利仁荣定制安邦,可谓李元浩的左膀右臂。

[img]361402[/img]

野利仁荣一直是李元浩最值得信赖的大臣,李元浩早期制定了“秃发令”、野利仁荣强大地支持了“改大汉衣冠”等制度。继位后,李元浩制定的各项典章制度旨在恢复旧习俗,唤醒党的血性。他曾经被李德明时代习惯了“衣锦绮”日子的过去所阻碍。这时,野利仁荣站出来为李元浩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就必须有一套坚持不懈的建国战略。

刚才大臣们认为,要想让夏国富强,主张照搬中原宋朝的制度,这种说法太不合理了。前商鞅变法,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秦国才成为一代霸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重视兵备,使国家强大起来。夏国的实际情况是党项族人与汉族人混居,民性强,喜欢打猎,经常与兵马打交道,没有礼乐诗书之气。只有按照实际情况,按照民族习惯,按照我们党项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奖惩。

[img]361403[/img]

我们党项族人的风俗习惯是人民喜欢战斗,崇尚坚韧,视战死沙场为荣,老死家为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宋朝竞争,征服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权。只有宋朝的礼仪才能打败敌人!“野利任荣的务实意见,强调根据国家和民族的实际情况,确定国家政策,然后进行改革,赢得了元昊的意愿和认可。这场关于西夏将走向何方的大辩论以野利任荣的胜利而告终,“衣皮毛”终于击败了“衣锦绮”。

[img]361404[/img]

此后,袁浩更加依赖野利任荣,视其为知己和心腹,无话不谈,放心地将建国的战略计划和典章制度交给野利任荣指定和规划。野利仁荣提出的“从自身国情出发,“改革必须务实”的政策,也为李元浩今后制定“以兵马为先”的国家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野利仁荣与党的改革运动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收集、整理和创作西夏自己的文字。我们知道西夏有自己的语言,但从来没有自己的文字。

[img]361405[/img]

党项内迁以来,党项族主体一直在用汉字作为自己的官方文字,这让一直在努力恢复旧制度的李元浩难以忍受。他可以从姓氏、发型和衣服上恢复旧习俗,但他不能从文字上重建旧制度。根本没有“旧制度”。为了巩固民族语言,增强民族意识,李元浩迫切需要自己的话。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以自己的方式传播到这个世界上。

[img]361406[/img]

同时,在用汉字表达党项语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毕竟,党项语在语法、语序等方面与汉字有很大的不同。在党项人的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用汉字表达党项语的含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日常生活的考虑,创作自己的文字都必须提到李元浩的议程。当我们之前介绍李元浩时,我们曾经说过他是一个“语言天才”,精通“汉番话”,这个汉字不需要解释,那么这个“番话”是什么词呢?

[img]361407[/img]

既然李元浩年轻时“精通藏书”,为什么要说当时的党项没有自己的话?我们不妨做两个推断:一是李当时精通的所谓“藏书”,是党项人民为了适应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约定的早期文字,并不是真正的“藏书”。第二,在当时的西北少数民族中,吐蕃等其他民族一直在使用藏文,而藏文是少数民族的总称。这里的“藏书”可能指的是另一个民族的文字,最有可能的是藏文。对我来说,我更喜欢第二种判断,但我们不能否认第一种情况的存在。

[img]361408[/img]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汉字在党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麻烦。当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这些麻烦可能不明显,但在后期,特别是在李德明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先进的文化形式,文字是最直接的表现。然而,目前的文本仍处于“萌芽阶段”。如果它自己成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李元昊迫不及待。他必须在这个“萌芽”的词上注射“催熟素”,因此他的“务实主义者”大臣野利仁荣正式承担了“造字”的任务,并扮演了“西夏仓颉”的角色。既然造字不能无中生有,既然有不系统的“藏书”,务实的野利仁荣当然不能浪费这些东西。

根据汉字和藏文的几个特点,他专注于学习,忘记吃饭和睡觉,结合早已在民间党的早期文字,最后在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夏大庆元年演绎了12卷藏文,后人因为这些文字主要在西夏流行,被称为西夏文。西夏文的正式创作,无疑是党项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党项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字,为西夏政治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时代。李元浩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尊西夏文为“国字”,向全国推广,改元(广运三年)庆祝大庆元年。为了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一种文字而改元,李元昊也是独一无二的。

[img]361409[/img]

事实上,李元昊的行为很容易理解。现在李元浩最迫切的希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以前所做的一切,比如改姓立号,自称让无数宋朝臣民看起来相当不舒服的“我的祖先”,甚至实施“改变大汉的衣服”等制度,都是为了摆脱与宋朝的关系,完全与宋朝平起平坐。但他能轻松完成这些表面的事情,唯一头疼的就是文字。宋朝有汉字。大辽也有自己的文字契丹大字和小字。当然,李元浩也应该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拥有成为“第三极王朝”的资本。


野利仁荣和李元浩有什么关系?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野利仁荣和李元浩有什么关系?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

  • 为西夏奠定基础的李继迁:元昊的西夏国发展
  • 李继迁出生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银州防御使李克燕的儿子很小就以他的智慧和勇气而闻名。12岁时,他被授予管理部落,负...

  • 成吉思汗皇后察合公主:西夏国主李安全之女
  • 察合公主(生卒年不详),成吉思汗众妻妾之一,嵬名氏,察合是她的本名。她是西夏国主李安全之女,因此又被称为「夏公主」。 12...

  • 为什么西夏第一猛男皇帝李元浩下令全国剃光头?
  • 袁昊颁布了“剃发令”,所有党项男子三天内剃光头顶,只留边缘一圈形成短辫子,否则格杀。他率先换上了新发型。 元昊(公元100...

  • 为什么文臣范仲淹成了西夏彻底治愈的人?
  • 庆历新政虽然败犹荣,但为王安石的变法拉开了序幕,后人知道他是政治家;“先忧后乐”,流传千古,为后人树立了生活标准,后人...

  • 李元浩:西夏王朝的结局是死在儿子手里的
  • 1004年5月初五,西夏王朝第一代皇帝李元浩出生。十几岁的李元浩,平时喜欢穿白色长袖衣服,戴黑冠,戴弓箭。他经常带1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