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封神榜》的时候,经常提到成汤的国家,就是商汤,也就是商朝的开国君。他打败了残忍的夏杰,建立了商朝,并采取了三项措施使商朝达到一个时代的巅峰。
第一个措施是宽以治民,第二个措施是征服外敌,第三个措施是任人唯贤。这三个措施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商汤知道夏天是怎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王不贴近人民。夏杰对待人民是寡恩、少德、善良、无义。人民不谈生活,国内暴动不断,所以他们有机会带走世界。
商汤上台后,首先要做一个贴近百姓的国王。据说商汤经常走访人民,询问人民的疾苦,减轻人民的税收,并经常警告地方政府和驻军不要打扰人民。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商朝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以用安居乐业来形容。
商汤的第二项措施是征服外敌。商汤非常重视土地的完整性。他认为,一个国家能否繁荣取决于你保卫土地的能力。因此,对于边界争端,商汤总是为每一寸土地而战,从不妥协。在他看来,用土地换取和平的人不是有道君王。
[img]361182[/img]
正商汤的亲民思想和实践赢得了人民的心。因此,在对待外敌的战争中,也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许多人自愿参军,加入了征服边境的军队。据《孟子》记载,商汤征求边界取得了“十一征无敌天下”的辉煌成就。所以,在商汤执政期间,边界十分稳定,边界不断扩大,周边各诸侯国纷纷来朝。在过去的十年里,没有一个国家敢要求商朝提出边境土地。我们看,这就是中国的风格。
第三个是任人唯贤。商汤期间,左相叫钟颖,右相叫伊尹。伊尹的贤明现代人基本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钟颖。但事实上,这个人的智慧和贤德并不低于伊尹,很多抚民安邦的政策都是出于这个人。直到钟颖死后,伊尹的作用才显得突出。
无论如何,商汤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任用贤臣,对内亲民,抚民安民,对外寸土必争,展现了伟大中华国君的形象。
史料中对商汤的评价有四个字:以德立国。仁德是君主立国的基础,但要治理国家,就要内用贤臣,亲民;如果你不向外界的强敌妥协,即使你敢犯我的领土,你也会受到惩罚。这就是大国之王的方式。
不得不说,商朝中兴衰落61的三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开国的国君一般都有文武兼备,后来的国君大多平庸。商汤之后,有两个短命的国王,然后传到了太甲。太甲无所事事,被伊尹囚禁。幸运的是,伊尹此时仍然活着。被囚禁一段时间后,太甲后悔了。如果他不后悔,他就不能。伊尹不让他出去。后来,太甲出来后,他勤奋地处理政府,商朝过着平静的生活。
之后,商朝开始走下坡路,内忧外患很多。盘庚时期,他不断迁都,迁到殷,终于安定下来。@ 盘庚王在延续商朝寿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盘庚之后,一位名叫武丁的国王出来了,这位国王颇有商汤的祖风。它收复了许多被周围小国侵蚀的土地。说到武丁,我们应该谈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甲骨文记载)可查的女英雄。她叫女人。
女人是吴丁的妻子,也就是女王。她自愿勇敢地领导指挥官。起初,吴丁犹豫了一下。毕竟,这位女指挥官没有这个先例。后来,当她占卜时,她很幸运。当时,我仍然相信占卜。就这样,女人成了商朝的领军人物,征服了元帅。
要说女人好,这个女人真的有两把刷子。她勇敢地战斗,带领军队。当时,带兵战争与后来的战争不同。一般来说,参战人数不多,这与当时人口少有关。在一般战斗中,数千人甚至是一场大战。
然而,根据甲骨文记载,有一次,在攻打羌国的战争中,妇女带领了13000名士兵,这相当于带走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军队。可以看出,妇女战斗相当勇敢,敢于打大战和硬仗,特别擅长集团军作战。商朝依靠妇女的南北战争和东西西征,扫除了周围的24个小国。从那时起,商人的名声和妇女的名声一起震惊了诸侯国。
商朝的真正衰落始于武乙。正武丁时期内外都很稳定,到了武乙时期,这位王者开始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不可生活,世界上没有对手,怎么办?既然世界上没有对手,那就找天做对手吧。武乙找到了一个大牛皮袋,里面装满了血,挂在高台上。他一箭射出去。结果,牛皮袋坏了,满天的血洒了下来。吴乙骄傲洋洋地告诉大家,看,本王把天射了个大洞。
吴乙的行为很快就得到了报应。有一天,他出去打猎。晴天白天,一场大雷把吴乙劈死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不尊重天道和自然,你会得到报应。这份报应要么是来世报,要么是现世报。说,我们人类应该在任何时候尊重天道和自然,否则你应该小心。善恶终有报,天道轮回良好。如果你不相信,抬头一看,上帝饶了谁?
自武乙以来,商朝真的开始衰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商纣王时期。
说到纣王,大家都想到了妲己,对吧?事实上,一部《封神演义》彻底混乱了商纣王的历史。历史就是历史,总要有一些责任感。不要一失败就把一切都归咎于女人。
客观来说,商纣的灭亡和妲己关系不大。商纣王并没有封神演义中说的那么一文不值。
事实上,商纣王这个人是个有才华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文武全才。
[img]361183[/img]
纣王统一东南后,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传播到东南,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让我们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文武全才?他不仅文武全才,而且相当聪明,有远见,有远见。
郭沫若在一首诗中写道:“但是缘东夷已经克服了,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羞于开化,宋荆和舒是国家的耻辱。”。这就是郭沫若对纣王的评价。
纣王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不仅仅是这样。在奴隶待遇方面,纣王甚至可以与林肯媲美。
商朝仍然实行奴隶制,纣王对奴隶的待遇已经开始形成平等的雏形。被捕的奴隶不再被随意杀害。他们还被要求参与生产、战斗,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自由和保障。这时,我们应该提到妲己。
妲己不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她是奴隶的女儿,后来纣王把她当妃子。
至于为什么纣王后来失国了?应该有几个原因。
首先,纣王的任性。事实上,这位文武全才最应该学会谦虚。纣王的文学战略超过了普通人。他很少听别人的意见,至少对他的大臣缺乏尊重。后来,他甚至说他会杀了他。例如,他杀了皇叔叔。
他的任性也体现在过于自以为是,比如斥巨资造鹿台,使国库空虚。
第二,纣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打了很多胜仗,觉得世界太平了,就贪图淫秽享受,造酒池肉林,把世界上最淫秽的东西都做了。据说,如果全国都是淫乱的,那么亡国时期就不远了。
第三是晚年忽视边疆的预防措施。虽然世界是安全的,但忘记战争将是危险的。一个国家应该在鼎盛时期加强边防工作。周王忽视了这一点。他认为唐江山就像一块金汤。难道他不知道,如果他稍有疏忽,危险就会来。正是边疆的疏忽防范,后来被周武王与许多小诸侯国纠缠在一起,夺取了他的国家。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和苏妲己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