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妃子李重军,他的具体出生时间没有考虑,大致出生在李显被囚禁期间,直到705年李显被释放,他回复李唐年,成为皇帝主持世界,但因为李显本人的长子被别人杀害,次子被贬值,只有三个儿子李重军。公元706年7月,李重军被正式任命为皇太子,但成为皇太子后一年内发动了政治变革。他带领300多人与当时的玉林将军李思冲、李多佐、独孤祎等人一起讨伐杀掠权臣武三思,随后逮捕并追捕了皇宫中的唐中宗、上官婉儿、魏皇后等人,使他们的追随者逃到玄武门楼,但最终,当时守卫玄武楼门的士兵纷纷倒入李显阵营,导致他们集体落荒逃亡。
[img]358051[/img]
当时,中宗有四个儿子,但李重俊被任命为王子后,他没有得到别人应有的支持和尊重。他的权威和地位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共同威胁。当时,中宗恢复王位后,开始宠坏恶棍和其他奸夫。他更加困惑,不关心国家,只看到自己的快乐生活。这种混乱不仅造成了前朝的整体混乱,而且后宫也没有任何规则可以遵守。
魏后的欲望在这种混乱的形式下逐渐扩大。他利用武三思的力量,想彻底清除反抗她的人,她还在法庭上大肆提拔内外亲戚,这严重威胁到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李重军。魏后把李重军当成自己权利之路的绊脚石,对他的怨恨和嫉妒日益增加。
此外,当时非常受欢迎的魏后女儿安乐公主利用武家媳妇的身份私下将皇室与武家联系起来。她手里比李重军有更多的权力。许多王子和权臣出生在她的门下。不仅如此,安乐公主还大胆地亲自写诏书。她不仅直接将国家的官位卖给没有文化的小贩和屠夫,还干预了国家司马。她想要的不仅仅是做公主,而是让李重军被废除为皇位的继承人。
另一方面,作为王子,李重军在法庭上的基础非常薄弱。他面临着唐朝最强大的两个女人的共同攻击。在这种压力下,他自然不会得到任何人的青睐和支持。即使他太迟钝,也能清楚地知道当前朝廷形势的危险程度。但最终,李重军的政变失败了。他开始逃往终南山。由于皇帝派来的骑兵部队追赶,李重军在天色渐晚的时候停在树林里修理,被他的新亲信杀死。
[img]358052[/img]
看到儿子李重军已经死了,作为父亲,李显做出了一个荒谬的命令,把他的头献给寺庙纪念武三思等人,历史记载李重军死后没有人敢接近他的尸体,只有一个人清理王子的头,这一举动也让他被贬。
我们可以比较后来的龙政变和李重军政变,可以清楚地发现李重军失败的原因是他没有完全控制魏后一群人的信息,也没有关键人物,作为王子他没有培养自己的亲信团队,家奴背叛了自己。
为什么唐朝太子李重军发起政治变化?最后,奇妙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