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给大家带来辽太宗耶律德光:中国唯一一位被制成木乃伊的皇帝,
人们总以为只有埃及才会有木乃伊,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古代也有木乃伊。 这个人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
公元927年,25岁的耶律德光成为辽国第二代皇帝。当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人民不谈生活。耶律德光精力充沛,梦想吞并中原。
九年后,机会终于来了。为了取代后唐,44岁的大汉奸石敬塘以割让幽云十六州、30万岁丝绸、认识34岁的耶律德光为父,换取了耶律德光出兵帮助他摧毁后唐,建立了后晋小王朝。石敬塘死后,侄子石重贵继位,向耶律德光提出“称孙不称臣”的要求。耶律德光怒不可遏,以此为借口向南入侵中原,后晋迅速灭亡。然而,中原人民并没有屈服。各种武装部队纷纷对抗契丹侵略者。小辽兵不断被歼灭,这让耶律德光感叹“我没想到中国人会这么难”,不得不下令撤退。
公元947年,45岁的耶律德光在离开中原的路上感染了一种发烧的疾病。医生让他远离女人,但他责骂医生:“你们都是无知的。我得了发烧,正要女人生气。你怎么能远离女人!最后因为纵欲无度,走到栾城杀胡林时,口吐血,一命呜呜。此时,远在辽国都城上京,却被报道为耶律德光病危的述律太后传来意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可能会伤害文武大臣的陪伴,当时是炎夏,保存尸体并不容易。
就在文武大臣和太医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御厨出了个主意:干脆把皇帝做成“皇帝”。“到底是什么?”原来,北方游牧民族更喜欢牛羊肉。有时他们杀了一头牛或羊后,一时吃不下。夏天,牧民掏空了牛羊的内脏,用盐盐腌制,成为一种不会腐烂的“培根”,相当于中原的“培根”。这个想法一出来,虽然有把皇帝当牲畜的意思,但无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医们不得不按照厨师的意见去做。然而,由于它是由皇帝的尸体制成的,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帝”,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说到这位木乃伊皇帝,他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辽太宗对辽朝的巨大贡献是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辽太宗将后晋的一整套汉族官制带到辽国。再加上阿宝机时期建立的官制,辽的官制终于在部分汉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官制。
随着辽的统治地区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民族的事务,辽太宗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也就是说,北方和南方的官制。
在地方政府制度中,辽朝也有两个制度,即部落制度和州县制度,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使用部落制度,而汉人和渤海人使用唐朝使用的州县制度。耶律倍前往唐朝后,辽太宗趁机整顿了原渤海国东丹的行政制度。首先,让耶律倍的妃子主持东丹的政务,然后采取措施加强对东丹的控制。
辽太宗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汉族文化、总结汉族治国经验兵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原来,辽太宗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它不仅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而且让人们开垦土地,开发草原地区的生产。为了保护农业生产,防止契丹人有意无意地破坏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人,辽太宗下令禁止随从随意践踏庄稼,并命令军队在行军时绕过农田。农业的发展对促进辽国各种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增强了辽国的国力。
尽管如此,契丹人的习惯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尤其是辽军在南下中原作战时,由于辽军没有后勤供应,粮草要靠自己就地解决,@ 辽军到了一个地方,必然要骚扰人民,抢粮草,这使得辽军遭到汉族人的强烈反抗。如果人们失去了心,辽在中原的统治将难以继续下去。直到他去世,辽太宗耶律德光才醒来,但已经结束了。事实上,即使他早点知道并采取措施,他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的民族习惯。契丹作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统治汉族地区,必须汉化。辽太宗死前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机会在实践中实施他总结的经验教训。
@ 辽太宗总结了这次出兵的得失:“我有三失,天下才这样反叛我!到处搜人民的钱,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遣返节度来治理各个城镇,是第三失。“如果他治理中原,他也有一个成熟的想法。他在给弟弟李胡的信中写道:“我经常在晚上思考治理中原的方法。似乎只有三件事最重要:推心置腹、协军情、安慰人民。“不幸的是,他总结得有点晚了。他很快就在临城(今河北临城)生病了,病情迅速恶化。当他来到栾城(今河北栾城)杀死胡林时,他发高烧,胸部和腹部的冰无法冷却。最后,他死在栾城。契丹人为了防止尸体腐败,摘下内脏,用盐浸泡尸体,运到辽国。包括十六州在内的几年战争获得的土地也全部丧失,被北汉和后周夺回。
辽太宗一生转战不已,他的赫赫战功已灰飞烟灭,他死后不经意间创造了中国纪录,这是他无法预料到的。
辽太宗是中国古代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耶律德光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被制成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