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多政治野心和智慧突出的女强人之一就是萧绰,小名燕燕(953-1009年)。好像是这样的
女人总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从小就很聪明。这意味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典故。美丽自然倾城倾国。萧太后就是这样的人之一。
她出生在契丹贵族家庭。16岁时,她被景宗选为贵妃。她是一位30岁的皇后。她被尊为天皇太后。她是辽代最著名的萧太后。公元983年,景宗因病去世,由12岁的儿子(圣宗)继位,“军国大事服从皇后。“在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不景气的情况下,刚30岁的萧绰果断任命有智慧的韩德让、有军事才华的耶律斜珍、耶律休哥等重要官员担任重要职务,以防北宋。与此同时,萧绰经常被坚甲、执令旗、亲御战车指挥三军,冲锋陷阵,攻城拔寨。
[img]354431[/img]
萧绰的父亲是辽朝北府宰相和徐晓思文,母亲是燕国的长公主和辽穆宗的姐姐。萧绰有两个姐妹,三个姐妹年龄差距很大。长姐伊勒兰嫁给了宋王耶律,曾被称为宋王妃。宋王叛乱后,她被丈夫牵连,被废墟为妻子。二姐和罕嫁给齐王耶律庵撒哥,被称为齐王妃。
保宁八年(公元976年)2月,辽景宗传甲历史博物馆学士——此后,他记住了皇后的话,“也叫‘联’、‘给’”,“定式”,把妻子的地位提升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水平。
公元1004年夏,萧绰和圣宗率领20万军队南下。不到两个月,他们攻打了禅渊(河南濮阳),迫使宋真宗与辽朝和解,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禅渊联盟,即宋真宗以萧绰为叔母,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弟;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2万,丝绸20万;两朝各守旧,不相互侵犯。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未来100多年基本没有大战争。
1007年,在萧太后和圣宗的主持下,辽中京建于大宋汴梁之下,政治中心向南移动。她在契丹政权中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风度名垂千古。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辽景宗的默许下,辽国所有的日常政务都由萧绰独立裁决。如果有任何重要的军事事件,她会召集各族大臣进行讨论,最后根据各方的意见做出决定。她的决定,辽景宗最多只是听通知,说“知道”即使数,也不会做任何干预。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政治经济也步入正轨。
作为一个女人,萧太后在历史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这是令人钦佩的。但当时,关于她的个人仍然存在争议,有两种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她的铁血手腕和一些政治手段使她的评价两极分化。
[img]354432[/img]
然而,她的私生活也相当令人发指。事实上,她一生中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是辽景宗,一个是后来和她在一起的政治军事才能韩德让,直到她死。宋人的《契丹国志》对他的批评更多,就是平日里身体多病,导致只活了57岁就死了。在《景宗萧皇后传》中,叶隆礼甚至指责:“(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拘无束。“这也可能解释了一个问题。自古以来,女皇和男皇都有一件事。不受控制也会缩短他们的寿命。“后天性,阴毒嗜杀,神机智,善于控制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这样的两极化其实很正常。从辽人自己的角度来看,萧太后当然是带领他们进入强大的英明领袖。但从宋人的角度来看,萧太后是一个侵犯祖国、伤害人民的敌人。就像杨家描述的故事一样,萧太后是一个母夜叉,带领虎狼之师与北宋燕云十六州作战。公平地说,萧太后的政治成就和对辽国的奉献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女军事家。他是一位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明领袖。
除了辽景宗,萧太后一生中的两位丈夫还有一位汉族丈夫,那就是帮助萧太后革除弊政,治理国家的韩德让。
萧太后嫁给辽景宗之前,其实早就让韩德订婚了。但后来她的父亲拥立辽景宗继位,萧绰迅速被接入宫中成为贵妃,后来更是直接封为皇后,两人的婚约理所当然的无效。景宗去世后,萧绰看中了韩德让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于是想起了当年的婚约,决定再婚给韩德让。她私下对韩德说:“我曾许嫁给你,愿谐旧好。当国王的柚子,也就是你的儿子。”
[img]354433[/img]
从那以后,韩德让和萧太后同车同帷幕,韩德让日常出入萧太后帷幕,辽圣宗事韩德让为父,两人就这样过着像夫妻一样的生活。当时辽国的一些传统和习俗,两人的关系是合理的,当时人们并没有反对。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占领韩德让,萧太后秘密派人鸠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想想这么有野心的萧太后是不会做小三的,这件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1009年11月(统和27年),萧绰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和辽圣宗40多年的摄政生涯,去南京安享年。不幸的是,萧绰在南行的路上生病了。同年12月初,她去了宫殿,终年57岁。
萧太后是什么样的人?她惊艳的历史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