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德妃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门淑女。你喜欢唐太宗妃子中只有她命运好的故事吗?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化武术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赞扬和赞扬。学术界积极肯定了他的才华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他后宫的皇后和妃子不那么幸运,除了武则天,还有一个燕德妃的命运也很好。
[img]353768[/img]
燕德妃出生在北朝的传统军事世家。燕氏家族的祖孙三人,历经西魏、北周、隋三朝,官居高品,领兵征讨,实际上是当时的上层军事贵族。燕德妃小时候,颇有乃父之风。墓志这样描述她的性格:“深受父母宠爱,年轻时不好玩,受过良好教育,年轻时成就道德。身材沉静,举止悠闲,节操高尚,做事灵活,善于女红,诗文俱加”,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门淑女。
627年(贞观元年),燕氏正式拜册贤妃,644年(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第二次,联系齐王李佑于贞观十七年谋反,昭陵出土了一个阴妃墓志,而燕贤妃恰好在一年后册德妃。据推测,阴德妃因受子株左移为妃子,使四妃空缺,因此燕妃改封德妃。
[img]353769[/img]
燕德妃为唐太宗生了两个王子,但第二个儿子早逝,长子是越王李贞,成功成长,可以被称为家庭才华之王,这表明燕德妃不仅有才华,而且教育儿子。650年(永辉元年),例如,唐朝高宗崇拜燕德妃为越国公主
。燕太妃和儿子越王李贞一起去藩地,严厉教导,治家得法,自成一格。燕德妃以忠孝约束年轻一代的行为,以兴衰辨别是非,堪称典范。然而,燕德妃晚年患有许多疾病,尤其是眼病,但她不喜欢丝竹娱乐。她只让侍从读文章,以听为乐。
[img]353770[/img]
670年(咸亨元年),武后之母荣国夫人去世,燕太妃赶赴洛阳致哀。671年(咸亨二年)7月,她去郑州传舍,享年63岁,12月陪葬昭陵。武后对燕德妃的去世非常难过。公元688年(垂拱四年),李贞起兵反武,自杀失败。武则天没有参与燕德妃的墓葬。
燕德妃是什么样的人?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