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恒以弱丧,只汉以强亡”这句话,深刻地说出了什么是“强汉”。
汉朝的力量是全方位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军事;军事力量在于将军。
可见后世名将辈出的时代,只有隋唐时期才能与汉朝相提并论。
但也是如此,沧海遗珠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在西汉名将一抓一大把的时期,更是有许多全能的人才,被掩盖了风采。
韩安国,是汉景帝、汉武帝时期,经常被后人忽视的文武全才——前有周亚夫,后有卫青、霍去病。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建立了自己的成就,成为西汉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得到善终的名将。
他的成就是什么?其实主要体现在三个事件上。
[img]353335[/img]
一、坚持“七国之乱”梁国
说起七国之乱,大家都知道很多典故,比如晁错的《削藩策》和周亚夫的三月平叛,但其实韩安国在这场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汉景帝的弟弟,梁王所在的梁国对于阻止吴楚叛军的进步至关重要。如果这里失守,都城长安将岌岌可危。
梁王意识到这一点,自然是严防死守,但兵力的对比就在那里,怎样才能坚持下去呢?此时,将军的作用得到了体现。
韩安国是主导这场攻防战的核心成员之一。
那么,他是如何坚守城市,为汉军集合争取时间,创造最后的决胜时机的呢?
《史记》记载: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张羽为将,在东界捍卫吴兵。张羽力战,安国持重,吴不能过梁。
事实上,从这场战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军事特征,即采取防御性部署。这一特点也为汉武帝后来不被重用奠定了基础。
然而,至少在七国之乱中,正是他坚守梁国都绥阳,为周亚夫的平叛奠定了基础。
[img]353336[/img]
二、拯救梁王与太后、汉景帝的关系
不知道这是不是传统。如果家里有两个儿子,大部分受宠的都是小的。
梁王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深受宠爱,甚至允许他有权推荐梁国相和二千石级官员。此外,由于保卫北京大师,平定叛乱,他的宠爱是无与伦比的。
面对这样的爱,很少有人能不依赖宠物而骄傲。不幸的是,梁王就是他做不到的那部分。他的宫殿比宫殿更豪华。外出时有天子奖励的旗帜,随从千乘万骑;府库的钱近万亿,珠玉、宝器等京师也多。
更何况刺客刺杀朝廷重臣,就像原吴国相袁盎一样。
即使是他的兄弟,汉景帝也不可能高兴看到这种情况。得知这种情况,作为母亲的窦太后也很生气。梁国使者一进京,就对他们生气,拒绝接见他们。
但幸运的是,这次的使者是韩安国。
面对这种情况,他很快就判断出了突破口——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哭着说出了梁王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母子之情等。可以说,他知道情感是合理的。最后,他加上了“梁王害怕,日夜流泪思念,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描述,感动了长公主,长公主转述给窦太后,窦太后转述汉景帝,消除了兄弟母子之间的隔阂。所以我遇到了梁王派来的所有使者,给了他们很多奖励。
从那时起,梁王就更受宠爱了,窦太后、长公主再次赏赐韩安国价值约千金的财物,因此他的名声显著。
三、官到御史大夫,释放才能
梁国不能展示韩安国的才华。梁王死后,他成为了汉武帝的北方都尉,因为他得到了太尉田芬的推荐。
后来,由于他在处理事务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成为了皇家历史医生,参与了国家事务的讨论和处理,被汉武帝重用,再次释放。
比如北方匈奴派使者请求和亲,武帝让大臣商量。大行王康说,他主张兴兵讨伐,而韩安国则主张和亲。匈奴士兵强壮,行动迅速,难以制服。而且,获得他的土地也没有效果。战胜他们并不强大;更重要的是,跑几千英里去战斗是非常不利的。
[img]353337[/img]
他生动的隐喻和合理的解释赢得了大臣们的认可。最后,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他四年多的皇家历史医生生涯中,他推荐了著名的壶遂、臧固、郅等朝鲜官员,这些官员受到了武帝的高度重视。就这样,他被汉武帝重用,想把他当作宰相,但当时他不小心从车里摔了下来,严重受伤,放弃了。受伤后,他被任命为中尉。
不幸的是,在后来的汉匈战争中,他屯兵渔阳(北京密云县南部)因兵败被匈奴俘虏了1000多人和大量牲畜,被汉武帝派使指责,迁往右北平。
看到汉武帝逐渐疏远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感到内疚。他很沮丧,几个月后死于吐血。
韩安国夹在周亚夫、李光、卫青、霍去病等历史上耀眼的名将中,可以说是不走运。虽然文武兼备,才华横溢,但知名度不是很高。然而,与周亚夫和李光的最终结果相比,他们是幸运的。
他文武兼备,才华出众 为什么西汉时期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