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以史朝义在滦县榛子镇上吊自杀告终。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安史之乱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安禄山的混乱。史思明只是安禄山的一个将军。后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害了他的父亲,独立自主,试图摆脱史思明。史思明害怕投资唐朝,但唐朝不信任史思明,试图摆脱史思明。史思明得到消息后,又叛逆起来,与安庆绪相呼应。后来,史思明杀死了安庆绪,独立成为大燕皇帝,但他的命运与安禄山惊人地相似,喜欢他的小儿子。企图废长立幼,被儿子史朝义杀害,公元763年春,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和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5000人逃往范阳。史朝义下的李怀仙向范阳投降。史朝义不允许进入,所以他东奔广阳,广阳不受影响;李怀仙兵想北进奚、契丹,到温泉栅去追他;朝义穷皱,挂在森林里,怀仙带头献身。史朝义率5000人逃往范阳。史朝义下的李怀仙向范阳投降。史朝义不允许进入,所以他东奔广阳,广阳不受影响;李怀仙兵想北进奚、契丹,到温泉栅去追他;朝义穷皱,挂在森林里,怀仙带头献身。历时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了。
[img]353126[/img]
要说与榛子镇的关系,必须弄清这些地名,范阳、广阳、温泉栅,
开元二年(714)设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742)更名为范阳节度使,是玄宗十节度使之一。以临制东北奚、契丹。兵额九万一千人,马匹六千五百人。后来是河朔三镇之一,治幽州(治北京西南)。辖区多变,长领幽、蓟、平、檀、桂、燕六州,约今河北怀安、新城以东、抚宁、昌黎以西、霸州、天津以北。安州广阳郡位于幽州北界,魏孝静帝元象中,北魏幽州只领燕、范阳、渔阳三郡。幽州北界应在渔阳范围内。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无终县并入渔阳县。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渔阳县重置无终县,为幽州。武则天时,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更名为玉田县。当时没有丰润县。丰润县是金朝建立的。丰润县之前管辖玉田县。通过这些史料分析,广阳县应该在天津蓟县和玉田。
史朝义未能进入广阳县,因此他计划北入习和契丹。习是唐朝的一个部落。后来,契丹合并了。辽末金初,辽臣习回离保险,在原来的习族故地建立了一个大习国,后来被北宋的郭药师摧毁。地点在抚宁县。
这样,我们就可以勾勒出一条逃离历史和朝义的大致路线。首先,范阳(北京附近)也被拒绝,因为李怀仙不能进入唐朝,而是转向广阳县(天津蓟县、玉田、丰润地区)。因此,他逃到奚部落(抚宁地区),在温泉栅上被李怀仙追赶,绝望地在森林里上吊自杀。
[img]353127[/img]
这个温泉围栏在哪里?这个地名不熟悉,没有特别确定的描述。更详细的是,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温泉栅位于废石城县东北,旧为守卫处。唐广德初,史朝义既败,欲北走奚、契丹,到温泉栅,追兵及之,穷皱自吊。《旧唐书》卷125,列传第71。仆固怀恩传中有这样一个描述:“二年三月,朝义至平州石城县温泉栅,穷皱眉,走进长林上吊”。可见温泉栅在玉田至抚宁的石城县界,石城县在榛子镇。不管在哪里,现在已知史朝义已经过了丰润(属于玉田县)。石城县东北温泉栅尚未到达迁安(属令支县)。太平南庄子从丰润铁城坎到迁安,距离很短,属于榛子镇和杨柳庄的范围。在古代,这一段属于石城县的北边界。太平南庄子从丰润铁城坎到迁安,距离很短,属于榛子镇和杨柳庄,在古代属于石城县的北边界。地点可以肯定在榛子镇范围内。
安史之乱是如何结束的?以史朝义自吊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