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帝王临危登基,用尽全力也挽救不了王朝的命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历史上的王朝变迁,亡国前的皇帝大多对帝国的毁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遭到了无尽的批评。然而,有些人会是例外。例如,在明朝的崇祯皇帝继位时,他接管了一场混乱,但登基后,他想挽救狂澜,拯救朱家王朝。虽然他以失败告终,但许多人仍然钦佩他的勇气和决心。崇祯四百年前,有一位末代皇帝,也经历了像他一样的悲剧。
[img]353101[/img]
13世纪初,当蒙古人以强势的姿态席卷时,它周围的国家首当其冲,在它的铁蹄下被碾压。其中,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国,经过100多年的辉煌,由于后期几位统治者的无能,已经从宋金之间的无情角色变成了被蒙古人肆意欺负的弱者。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223年,西夏王朝迎来了夏献宗李德旺的新统治者。
李德旺是夏神宗的次子。他的登基是西夏统治阶级内部游戏的结果。夏神宗李遵旭是一代精彩的皇帝。他以冠军的身份登上了王位。在他的位置上,他不仅没有做任何积极的事情,而且很固执。不顾大臣们对抗金朝的建议,他坚持与金朝作战,这不仅消耗了西夏的国力,而且使蒙古人坐在山上观看老虎,变得更加强大。
[img]353102[/img]
夏神宗的无能和顽固引起了公众的愤怒。李德任,比他看得清楚形势的王子,站在他的对立面,成为联金派的头目。这件事让夏神宗大为光火,恼羞成怒,废除了李德任。不久之后,蒙古人即将进攻西夏。这一次,全国沸腾,夏神宗无奈,不得不在众叛亲中退位。他很不喜欢李德任,把皇位传给了次子李德旺。就这样,李德旺临危受命,在群臣的期待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在这个时候的西夏,情况可以说是糟糕的。为了应对随时都会发生的与蒙古人的战争,李德旺刚登基,就开始清理父亲夏神宗留下的混乱。他的首要任务是停止与金朝的战争,并派使者游说金国,与他联合对抗蒙古。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在第二年与金国达成了和议。
[img]353103[/img]
与金朝议和的同时,李德旺也想到了漠北的游牧部落。虽然蒙古人是这里的霸主,但也有很多部落有节日,他们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李德旺的举动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蒙古人的警惕。成吉思汗出征外,决定先下手为强,出兵西夏。事实上,早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就曾三次与西夏作战,当时只是小规模进攻。而这一次,蒙古人已经下定决心,试图一举摧毁西夏。
在蒙古人的大规模进攻下,李德旺发现他之前的努力是多么无用。此时,蒙古不再是西夏的竞争。多年的消费和精锐士兵的丧失,使西夏成为一个没有表面的纸人。他一戳就打破了。他几乎连续输掉了战争,没有多少反击能力。原本引进援军的漠北部和金国,一个被打败,另一个被围困。可以说,泥菩萨过河,很难保护自己。
1226年,即位仅三年的李德旺在内外交困中筋疲力尽。看到大势已去,西夏亡国无法挽回,他在绝望中忧心忡忡地死去,年仅46岁。李德旺死一年后,西夏被蒙古人摧毁,消失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对于悲剧性的李德旺来说,也许对他最大的安慰就是他没有亲眼看到西夏被彻底摧毁,皇室贵族被蒙古人屠杀的画面。
作为一个出现在危机时期的皇帝,李德旺有改变现状的雄心壮志,并付诸实践,这确实值得肯定。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不是和他处于同样的境地的皇帝。与被钉在昏君耻辱柱上的父亲相比,他更好了一点半以上,这让人无法忍受批评。
末代帝王临危登基,用尽全力也未能挽救王朝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