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重孙堪称名将。为什么皇帝不敢重用?原来他是柴荣的后裔,
潘美是北宋初年的著名将军。此外,他的女儿嫁给了宋真宗。潘美的家庭非常突出。潘美有很多后代,但像他这样有能力的人并不多,除了潘珍。潘珍生活在宋仁宗到宋神宗时期。他曾任当地知州,有军事天赋。朝廷大臣也多次向皇帝推荐。宋神宗也亲自召见了潘珍,感到非常满意,但他拒绝承担沉重的责任。为什么?
宋仁宗执政期间,潘夙因“上书论时政,授予仁寿主本”,后升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此时,附近的野蛮人叛乱了,潘夙“专制蛮事,亲督兵打破了他的共青团90”。后来邵州知州郭逵战败,潘夙迅速做出决定,派兵扭转战局。战争结束时,潘夙没有做出自己的贡献。朝廷了解情况后,将他封为太常青卿。
嘉佑八年来,潘夙一度被贬为“监随州酒税”,随后重新启用知光化军。当时朝中有不少大臣向皇帝推荐潘夙,说他有将帅之才,“大臣以将帅之才”。宋神宗得知后,亲自召见潘夙,“召对、访交、广事称旨”。宋神宗虽然很满意,但仍“用其艺文”,“还司封郎中,直昭文馆,复知桂州”。1075年,70岁的潘夙病死,文武兼备的他从未被重用。
既然潘夙有将军的才华,宋朝人甚至称他为“名帅”,为什么宋神宗拒绝重用他?原来这和潘夙的人生经历有关!据《宋史》记载,潘夙是“郑王梅从孙”,但其实这是错误的。从目前出土的墓志来看,潘夙的父亲叫潘承裕,潘承裕的父亲叫潘维吉,潘维吉是潘美的从子。换句话说,潘夙应该是潘美的重孙子。
但北宋人却记载了另一件事,揭开了潘夙的人生经历!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率领观众入宫,看见宫女抱着一个孩子,询问后得知是柴荣的儿子。原来除了小皇帝柴宗训,柴荣还有三个襁褓中的儿子,分别叫柴熙让、柴熙金、柴熙教。当时,潘美对赵匡胤说:“臣与陛下俱北,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陛下一定要怀疑。”
最后,赵匡胤说:“以二为侄,世宗子不能为儿子。”于是潘美抱着孩子回家抚养,然后“太祖不问,美也不回复”。潘美抚养的孩子是潘唯吉,他的真实身份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在欧阳修编写的《新五代史》中,明确记载柴熙是病死的,而柴熙让和柴熙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恐怕是故意的。
在西安的大唐西博物馆里,有一个墓志,主人是潘维吉的儿子潘成裕。墓志中写道,“叔叔郑武惠王潘美”,而不是他的祖父是谁,这是非常不符合惯例的。此外,潘美的出身是著名的,而潘成裕写的是开封,也许他们不是一个家庭。
潘夙的真实身份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即使他有军事天赋,宋朝皇帝也不敢给他兵权,委以重任。毕竟他们的皇帝是靠陈桥兵来的。
宋神宗为何不重用潘夙?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