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袁绍传位袁尚,你以为只有袁尚帅吗?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确立了世界大势,确立北方霸权的关键战役是官渡之战。但事实上,这场战争只是缓解了曹操来自北方的压力。与实力相比,袁绍的河北仍然强于曹操的中原。真正改变南北平衡局面的原因是袁绍的病故传给了年轻的儿子袁尚,长子袁谭拒绝接受,聚集在青州叛变,导致河北从内部分裂,进而导致袁家内战河北被曹操吞并。所以袁绍选袁尚当接班人真的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只是袁尚帅吗?其他原因是什么?
[img]350064[/img]
从《典论》的评价来看,袁绍三个儿子,袁熙这个三国绿帽的始祖不谈,单说袁谭和袁尚,.《典论》:"谭长而惠。"
《典略》:“尚有勇气。”这个评价很直接。袁谭老练聪明,袁尚只有一些力量。袁谭显然比继承河北产业更合适。
从工作资格来看,袁谭也比袁尚高,袁绍当时把四粥分给三子一侄,
袁谭出任青州,袁熙为幽州,高级干部为并州。袁绍带领冀州,袁尚当时可能还年轻,没有独掌的经验。未来,河北的分裂导致了河北的快速崩溃。可以看出,袁尚的能力远低于袁谭;袁谭不仅是长子,理论上也应该继承
同时,袁谭的心计确实比袁尚更聪明 。
袁尚帅,就像袁尚本人(这真的很重要,历史上每个皇帝都喜欢选择一个看起来像自己的),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河北的团结。
袁绍生前应该非常了解自己的阵营划分,即以袁谭为代表的汝南派和以袁尚为代表的河北派。官渡之战前,两派相当,但官渡一战,
袁绍的人才被浪费了。袁绍的主要谋士包括田丰、抑授、审判、逢纪、郭图、徐友、辛评辛毗兄弟等。袁绍死后,袁绍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田丰下狱被杀,抑授战败被俘。当抑授被怀疑时,袁绍将军事权力从抑授转移给审判和淳于琼;之后抑授被俘,淳于琼在乌巢被杀。河北一派的审配成为军方第一人;而袁尚的母亲也是河北世家的一员,可以说立元尚更有利于团结河北世家。
[img]350065[/img]
当时官渡之后,袁绍也考虑到权力已经流向河北派,随着时间的推移,汝南派的人才会逐渐枯萎。毕竟他们的根不在河北。袁绍想保住河北基业,建立袁尚是对的。当时南北攻防局势已经逆转,河北在守势,但袁绍唯一没想到的就是会死得这么快,这么急,导致袁谭还没有回来。将河北全权交给袁尚,甚至让袁尚在没有太多经验机会的情况下匆匆上位,导致河北内部分裂,然后灭亡。
袁绍为什么要传位袁尚?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