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家喻户晓。这四位美女各有“昵称”,按时间顺序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第一条“沉鱼”,说的是最早的美女西施。
西施生活在春秋晚期。据说她在吴越的竞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关于西施的说法几乎纯粹是民间传说。最流行的说法是,越国失败后,为了保住越国和自己的生命,越王勾践派将军范蠡到越国民间寻找美女(越国美女),以迷惑吴王夫差。西施就是其中之一。
[img]345921[/img]
巧合的是,西施不仅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女,而且有很大的内涵。范蠡被西施的“外秀慧”震惊了;西施被范蠡的良好气质所折服。他们一见钟情。特别是在西施看来,范蠡是:“眼睛可以吓唬三军精神,只手可以遮住太阳和月亮”。可以看出,西施对范蠡的评价很高!有价值的是,西施欣赏范蠡的内心,而不是外表。
然而,没有办法的是,即使他们彼此如此钦佩,他们也不可能在一起。越南正处于危机时刻,他们都有自己的重要使命。范蠡不得不咬紧牙关,忍受痛苦,把西施送给吴王夫。
22年后,越国终于摧毁了强吴,实现了霸权。范蠡辞职退休,带西施划船五湖。后来,他以“陶朱公”的身份重现了这个世界。
事实上,这种说法有很多不妥之处,作者认为这是不可信的。
@ 作为一个民间小女孩,西施不太可能在吴王夫差的虎狼身边“卧底”22年,直到吴国被摧毁而不暴露。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政府,而且需要非凡的毅力。这样的人,尤其是女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那么,如果不是依靠政府和毅力,而是依靠美呢?更不可能的是,“颜色下降和稀疏”,人们会变老,尤其是美丽,衰老得更快。
@ 即使西施有很强的政治头脑、城府和坚定的信念,他也会在22年后完成任务,在摧毁吴国后撤退。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最初的变化:
假设西施被选为吴时16岁,22年后将近40岁;范蠡当时63岁,五年后,范蠡辞职退休(我不知道西施在这五年里在做什么)。这时,范蠡已经68岁了,西施已经40出头了。
好了,你可以想象,眼前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在五湖划船...这能和浪漫联系起来吗?这还不算,更麻烦的是,两个人已经有了家庭。不用说,如果生了孩子,那也是王族之后,吴国城破后很可能会被勾践、杀害或流放。那范蠡就不一样了,范蠡还有一个大家庭,据说有三个儿子,应该也不小。尽管当时的人可以纳妾,但是年近七十还在纳妾的人还是不多,与人“私奔”的人就更少了。也不合理。
最后,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最害怕的是时间。20多年的概念是什么?它可以让两个人变成陌生人,不管他们有多热。时间是无情的,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如果你不相信,20多年前你的同学、朋友和恋人会有什么感觉?这就是时间对人的改变!
关于西施和范蠡几乎纯粹是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有一个特点:刻意美化!范蠡被称为“完人”、“财神”。范蠡前半生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半生在致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这就是后人心理上对美好愿望的“真空”区域,总是需要补充的。美女西施呢!人们同情她。如果没有吴越的争霸,她应该安静快乐地生活,但结果却是政治斗争的受害者。结局肯定不会好多少!怎么办呢?有了!让他和范蠡这样一个完美的男人幸福地生活在传说中吧!这填补了世人心中的“真空”区域。
[img]345922[/img]
总之,这些都是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创作出来的民间故事,至于他们到底怎么了,这永远只能是个迷。
也是啊!既然结局这么好,为什么还在努力追求别的?
西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她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