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重用酷官和能臣。在武则天最信任的能臣中,除了狄仁杰,那就是李昭德。李昭德性格特殊,敢于直言不讳,能力很强。武则非常信任他。即使女王的侄子武承思诽谤他,武则天也不为所动。据说有一次,武承思说李昭德的坏话,但武则天说:“自从我任命李昭德为首相以来,我经常睡得很好。他可以分担我的烦恼,这是你无法比拟的。武则天如此信任李昭德,但最终李昭德还是落在了酷吏来俊臣的手中。
李昭德和来俊臣之间的嫌隙历史悠久。精明能干、正直敢言的李昭德,是朝中为数不多的敢于与来俊臣等酷臣正面对抗的人物之一。而且,当时李昭德是宰相,正是圣眷正浓的时候。就连魏王武承思也不敢对他做任何事。他傲慢地来到俊臣身边,不得不礼让铁腕宰相三分。可以说,在酷吏盛行的时代,李昭德就像激流中的磐石,给朝臣们最后一丝安全感。
[img]345904[/img]
然而,当酷吏被打击时,李昭德却遇到了困境。六道使事件后,许多酷吏被贬被杀,来俊臣也被贬同州参军。这时,朝中出现了一些对李昭德不利的言论,许多人跑到女王面前指责他专权用事,威震人主。说到这里,这个罪名也不算无缘无故。武则天执政期间,大部分朝臣都是明哲保身,袖手旁观。与李昭德同列的几位宰相,分别是娄师德、模棱两可的苏味,以及被称为“两脚狐”的杨再思。他们对一切都保持沉默。大多数事情只有李昭德有主意。而且,李昭德能力强,敢做敢做,不怕得罪人。长期以来,有些人不喜欢他。因此,在酷官的阴云似乎暂时驱散之后,才华横溢、个性直率的李昭德成为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弹劾他越权专断的奏章不断涌现,称李昭德的权力已经侵犯了主人。
[img]345905[/img]
这句话正好击中了女王的关键,嗜权如命的武则天,一生中最怕的就是怕权力被抢走。所以一直不愿意把权力轻假给别人,尤其是“百僚之首”的宰相。因此武则天对李昭德产生了怀疑。后来,李昭德被贬为岭南钦州南宾县尉。第二年,豆卢钦望、魏巨源、杜景俭、苏味、陆元芳等五位宰相与李昭德同殿为相。他只听李昭德的话,没有自己的意见就被贬出了北京。可见武则天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专权结党,只要有一丝迹象,就不会手软打击。几年后,李昭德才重新启用,但只是一个小小的正八品监察御史,而来俊臣后来被启用时,已经升到四品的司仆少卿。
[img]345906[/img]
李昭德当宰相的时候,得罪了很多酷吏,亲自杀了王庆之和候思止。因此,酷吏恨李昭德,常想把李昭德除掉。来俊臣也是一样的想法。来俊臣和党羽聚会,把士大夫的名字写在石板上,投石为乐,打谁的名字就拿谁的手术,直到对方家破人亡。有一次,这些党羽只在石板上写了李昭德的名字,希望能击中李昭德,但奇妙的是,那一天,如何投石,就是不能投李昭德,这让酷官很失望。世易时移,李昭德后来被贬官,而来俊臣却得势,如今来俊臣要整顿失宠的李昭德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于是,来俊臣指示党羽诬告李昭德谋反。虽然武则天曾经特别信任李昭德,但女王似乎对曾经听话的宠臣失去了兴趣。于是李昭德下狱,被判处死刑。仇恨已久的宿敌即将死在自己手下,来俊臣别提有多爽,背靠皇帝这棵大树,谁敢动他?谁又动了他?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被下属诬告谋反,并被武则天下令斩首。最巧合的是,被他诬陷入狱中的李昭德和李昭德一起去世了。他可以亲眼看到宿敌和他一起死去。也许武则天给了他这两位宠物大臣最后的恩典。
武则天曾经最信任的大臣,除了狄仁杰,在失宠后终于落在了对手手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