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天堂的骄傲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无论皇帝做了多么错误的事情,大臣们都不可能面对面地指责皇帝。他们只能通过“讽刺和建议”的方式礼貌地说服他们。即使他像魏正一样诚实坦率,面对唐太宗的错误,他也转了几个弯来说服他。
然而,在中唐时期,有这样一位“诚实坦率”的文人。面对皇帝的荒谬行为,他毫不留情地直接指责皇帝。他是中唐时期“古代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历史上著名的韩愈。819年,唐宪宗想欢迎佛骨入宫供奉。韩愈尊儒排佛,非常反对这种荒谬的行为。
于是,他立刻写了一篇题为《劝迎佛骨表》的文章,当面怒斥唐宪宗,毫不留情,真是大唐第一个“直人”。当然,可以想象,皇帝雷霆大怒,要在法庭上杀死韩愈。最后,在正直大臣的周旋下,他幸免于死,却被贬到潮州做刺史。到了蓝关,他给侄子韩湘写了一首诗,成了千古绝唱。今日笔者与大家分享的是这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奉九重天,夕贬潮州路8000。如果你想为圣朝除弊,你愿意衰老,珍惜残疾?云横秦岭家在哪里,雪拥蓝关马不前。知道你远来应该有意,这样你就可以收集我的骨头。
写这首诗的时候,韩愈快50岁了。50岁在现代中国人眼里并不是很老,但对古人来说已经是老年人了。而且潮州被贬的地方,荒凉偏僻,多瘴气,距离长安几千公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次旅行无异于死路一条。
整首诗极其悲伤。在第一句话“一封朝奏九重天,晚上贬潮州路8000”中,他说他今天所遭受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寻找的,并解释了他被贬的原因。从“一封”到“夕贬”,唐宪宗当时非常生气,这也说明了封建社会政治的危险。他真的像老虎一样陪伴你。
[img]343988[/img]
韩愈后悔自己的经历了吗?没有!来自诗歌@ 四句话就能看出来。诗人说:“如果你想为圣朝除弊,你会腐朽吗?”我在为朝廷做一些兴利除弊的事情。我怎么能怜惜我剩下的时间?对于韩愈来说,兴儒排佛是正义的事,即使被皇帝降级。一句“愿意衰老,珍惜残疾”,多么悲壮,多么坚定!
然而,皇权的翻云覆雨真的让人心寒。被贬到痒痒的潮州,生死未卜。他说:“云横秦岭在哪里?雪拥蓝关马不前充满了英雄失路的悲痛。在茫茫秦岭,诗人不知道自己会埋在哪里,路途艰险,连马都不愿意往前走。
诗人认为,毫无疑问,他已经准备好“收集我的骨头和瘴气”,但整首诗的意境并没有衰落。诗人关心的不是个人的得失和荣辱,而是千秋的伟大事业。这是一块金石的质量,“如果你想为圣朝除弊,你愿意为残疾而衰老”。这是一种“不依形而立,不依力而行,不待生存,不随死亡”的浩然精神。
作为古代文化运动的领导者,韩愈充满了儒家思想的仁慈,维护儒家思想作为正统儒家思想,强烈反对外国宗教。为此,他甚至毫不犹豫地与皇权作斗争,充满了“值得仰望天空,值得俯瞰人民,值得内心”的正直,是杜甫后代最受尊敬的伟大诗人。
韩愈:敢当面杀皇帝,被贬后写一首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