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打虎有功,知县赏银一千贯,武松当时穷困潦倒,但为什么不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章回体的杰出代表作,无论是描写各行各业的人攻城掠地,互相战斗,还是表现乱世佳人,都无可挑剔,把每一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除了江湖之外的经典故事,剩下的值得称赞的是人与自然,尤其是在物种栖息地被摧毁之前,与那些山野兽斗智斗勇绝对是勇敢者的挑战。施耐庵没有放过任何细节,只是给了这些英雄机会。
在整篇文章中,笔者发现《水浒传》中关于斗虎记录的情节有三个字,分别是第23次《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假李悝jy剪径劫单身》第42回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这三句话在《水浒传》中只相隔20多次,但在施耐庵的作品中却如此密集,但在写作上却没有相似之处。在佩服施老高超的文学造诣的同时,笔者也想谈谈自己对武松打虎细节的认识。
一、打虎有功,武松为什么不赏金呢?
[img]342629[/img]
俗话说:君子爱钱,取之有道。武松用自己的能力杀了老虎,这不是不义之财,但他为什么不赏金呢?在这里,笔者结合实际胡说八道。
说法一:武松不要钱,他会根本不缺钱吗?
这种说法没有参考价值,水浒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否定,所以先排除。施耐庵版记载了武松的人生经历:父母双亡,由兄弟武大郎辛辛苦苦抚养长大。武大郎是谁?只是阳谷县一个靠卖炊饼养家的人。三寸丁。
潘金莲的嫂子是谁?她也是一个贫穷的家庭。当她是一个大家庭的女孩时,她被愤怒的男人低价出售(与其说低价出售,不如说是倒贴,毕竟,吴大郎一分钱也没付)给吴大郎。这样一个普通市场人民所能反映的家庭背景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武松。施老笔下没有给太多关于武松打虎的记载,只是说他误杀当人们害怕起诉时,他们跑到柴进的住所住了一年多。后来,我从宋江口得知,这个人只是晕倒了,鼓起勇气回到了家乡。老虎也发生在回家的路上。
说法二:当时武松满心欢喜,钱不能再满足他了。
这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也是结合现实生活和小说情节的猜测。读者不妨想想。一个原本正在提起诉讼的人在得知自己无罪后会有什么感受?当然,这是一种无法掩饰的喜悦。你一生中可以笑几次。当你遇到斗酒时,你必须喝醉。进山前喝18碗酒是最好的证明。在回家的诱惑下,吴松可能对金钱漠不关心。
此外,作者还看到了李悝jy在沂岭杀死四只老虎后的表现。当李悝jy失去母亲时,山下的猎人听到了这个声音。经过一番询问,他非常感激他。然而,当时的黑旋风已经被遗憾和愧疚蒙蔽了双眼,没有心思去关心别人的感激之情。一开始,它并不是很感激。
当我们把同样的心理侧写放在武松身上时,也许我们可以解释一下,一个被诬陷杀人跑来跑去的贫困户得知自己被洗白后,金钱无法满足内心的喜悦。景阳冈上的大虫也很可怜,变成了武松泄愤此时钱不钱对穷习惯的武松来说无所谓。
说法三:武松为人豪爽,行侠勇敢,不在乎这个赏钱
作者对这一说法持积极态度。在我看来,这件事放在大多数凉山英雄身上,他们的做法会像武松一样,这是他们的共性——侠义。山上的大虫给山下的村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武松的一个过路人杀死了大虫,然后拿走了赏金,这有点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感觉。
作者猜测,吴松本人也知道,即使他没有杀死昆虫,他迟早也无法逃脱猎人或政府的制裁。既然他是个好人,为什么不把佛送到西方,把老虎奖励给那些被老虎迫害的村民(猎人)呢?这种做法符合凉山英雄的个性。而且后来官府得知武松是打虎英雄后,也给了他一个封印阳谷县步兵都头,这也可以算是对他打虎功绩的肯定。
二、一千贯银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作者还看到了很多古装剧中的交易场景,金额要么大到成箱的金元宝,要么小到一文钱。但在《水浒传》小说中,我们发现人物用来交易的大部分货币主要是白银:
第三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将自己的五两银子和史进的十二银子赎回金翠莲。
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招待管理时拿出一两银子,要了几罐好酒,上了一桌菜。
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吴拿出一两银子付钱给阮小七,就问主人家卖了一瓶瓮酒,借了一瓶瓮酒,买了20斤生熟牛肉和一对大鸡。
……
[img]342630[/img]
以上是关于人的命钱还是饕餮大餐,似乎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银子在屏幕上有多贵。比如吴用一两银子买了20斤牛肉、一对鸡、一瓮酒,今天至少要800+人民币。
然而,在《水浒传》的实际背景下,即北宋时期,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的高峰。用当前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购买力是不合适的。
在具体分析之前,笔者还是先说说铜钱和碎银的换算。古人常说一贯钱或者一吊钱是1000文。正常情况下,一两白银可以换成1000+左右的铜钱,可以知道一贯钱大概是一两白银。政府奖励武松的一贯实际上是1000两银子。以上作者已经列出了当时背景下各种银子可以做什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1000两银子在当今社会要花多少钱。
2018年3月,当时的银价约为3.5-3.7元/克,保守值为3.5。根据古代半斤八两的定理,不难得到一两银的价值约为250÷8×3.5≈110元,所以1000两银子大概是1.1万元,也就是11万元。
当时一两银的购买力在800+元左右,现在只剩下100多块了。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白银的购买力下降了8倍,但无论如何,这个赏金绝对不是贫困武松的小数目。
武松为什么不打虎有功赏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