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做了三件事!尉迟敬德为何敢威胁李渊?

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做了三件事!尉迟敬德为何敢威胁李渊?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势必已准备破釜沉舟。如果李建成没有死,那一定是他死了。然而,除了李建成之后,还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安抚李渊。从李渊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的举动无疑是对他的宫廷强迫行动。如果李渊把李世民当作敌人,李世民即使成为皇帝也名不正言不顺。成功射杀李建成后,尉迟敬德等人直接携带武器去找李渊,这一切都应该是李世民安排的。

[img]339290[/img]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

这一天,李世民率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功夺权。

关于这个著名的事件,唐史的记载有很多秘密。毕竟,为了尊者,李世民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说“杀兄弟”。但事件发生后,尉迟敬德威胁李渊的事件被记录下来。原因是他想给尉迟敬德一张脸。毕竟,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说清楚。这件事的可信度相对较高。

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事件中做了三件事。

首先,拯救李世民。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骑马追赶李元吉。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衣服挂在树枝上,从马上掉了下来。看到这一点,李元吉抓住了李世民的弓,准备勒死他。在关键时刻,尉迟敬德骑马来射杀李元吉,拯救了李世民。

第二,威慑王子的旧部。李建成的心腹冯立得和薛万彻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遇险,立即率领2000名精英前来攻打李世民的秦王府。关键时刻,尉迟敬德又出现了。他亲自带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向冯立得和薛万彻示意。看到主人死了,冯立得和薛万彻死了,崩溃了,逃走了。

第三,“威胁”李渊。《资治通鉴》记载:“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持矛,直至上所。”玄武门事件尘埃落定,王子李建成的旧部也被驱散。然而,胜利者李世民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父亲李渊的下一步行动。毕竟是手脚相残。如果父亲生气要杀自己怎么办?杀了父亲代替吗?

李世民显然敢,但他不想自己去。杀死他的兄弟可以解释为争夺权力。杀死他的父亲是真正篡夺王位的。他的名声一定很臭。因此,李世民立即派尉迟敬德进宫见李渊,至少先探索李渊的口风。于是,尉迟敬德穿着染血盔甲,手里拿着滴血的长矛,径直来到李渊面前。

李渊在干什么?和裴寂划船喝酒!他的三个儿子在宫门口手脚相残,血流满地。李渊甚至不知道,甚至没有太监或侍卫来通知消息。然后尉迟敬德冲进宫殿,没有人阻止通知。皇帝的侍卫们不担心李渊被刺伤吗?为什么没有人阻止凶猛的尉迟敬德?李渊是开国皇帝,对宫殿的控制力低到这一点?

@ 李世民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整个宫廷。

《资治通鉴》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尉迟敬德对李世民说:“王今有疑问,不聪明;临死不决,不勇敢。而且,大王素养了800多名勇士。现在外者已经入宫,指挥了指挥官。事情已经成功,王安得已经到了!”尉迟敬德的话很直白。事件发生前,李世民秘密储存的“800名勇士”已经“指挥官”,并提前安排入宫。

[img]339291[/img]

显然,李世民已经准备好了政变。这800名勇士是他的“杀手锏”。他们必须控制宫殿里的每个关键节点。就像司马懿的3000名死者一样,他们通常保持沉默,只等李世民下令。@ 即使尉迟敬德“甲持矛”,全副武装闯宫,也不会有人阻止。

@ 李渊重视父子关系,宫廷管理不严。

后人可能无法想象,即使李渊称帝为皇帝,他和儿子们仍然住在一起,就像普通人一样。“世民居承干殿、元吉居武德殿后院与上台、东宫昼夜通行,无复禁限制。王子和二王上台时,他们都乘马,携带弓刀和杂物。见面就像家人的礼物。”你看到了吗?这个大家庭住在房子的前面和后面。没有人关心用武器去看李渊。这是和谐和美丽的。

宫廷就像一个家庭,管理松散混乱,也给了尉迟敬德一个在宫殿里行走的机会,没有人阻止他。

显然,李渊还没有弄清楚皇帝为什么自称“寡人”。他总是把自己当作父亲,而不是把一切都放在一边。他一定知道他的儿子争夺权力,但他总是无情地纠正其中一个。虽然李健成了王子,但他害怕伤害李世民的心。他多次表示,没有人愿意压制李世民成为王子。

[img]339292[/img]

因此,当尉迟敬德“甲持矛”出现在他面前时,李渊大吃一惊。然而,李渊也是一个看过世界的角色,他的思想是非常人性化的。看着眼前的尉迟敬德,他可以预料到宫城现在不是他的主人。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问尉迟敬德要做什么。不要绕弯子,直接问:“今天谁是混乱者?清来这里是什么?”

尉迟敬德带着任务来了。如果李渊有任何异常表现,他手中的长矛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喝血。因此,他没有绕道直接回答:“秦王与王子和齐王作乱,举兵杀人。恐怕他会打扰陛下,派遣大臣和宿卫。”陛下,你的大儿子和他的三个儿子叛逆,被我们杀死了。秦王让我保护你。你现在该怎么办?李渊突然出了冷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看着尉迟敬德手中的长矛,李渊明白,除了死亡,他只有一个选择。“我该怎么办?当然,我把我最好的儿子李世民当作王子!我早就想把王位给他了。”李渊很懂事。看到李渊这么说,有人早就把消息传了出去。一切都很合适!李世民冲了进来,躺在李渊的怀里哭了起来。李渊也哭了,脸上充满了委屈。

政变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王子。李渊特别下达了一个诏书:在未来的国家事务中,让王子先看,然后向我报告。我不得不说,李渊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一切都已成定局,所以他走下坡路,提前退休,享受快乐,这样他就不会总是被记住了。


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做了三件事!尉迟敬德为何敢威胁李渊?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做了三件事!尉迟敬德为何敢威胁李渊?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