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大宋拓疆二千里大功臣!王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大宋拓疆二千里大功臣!王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有一次,宋神宗穿着金甲,兴冲冲地去见太后高滔滔,想炫耀自己的军装英姿。

给高太后兜玩头,倒了一勺冷水:“你是皇帝,皇帝穿盔甲,臣子们穿什么?快脱下来,不吉利。”

神宗讨了个老板的无聊。

这是年轻的神宗皇帝的真实写照,他雄心勃勃,想要做出伟大的事业,但却受到太后的约束。

西宁元年(1068),一位小文官给朝廷写了封奏章《平戎策》,对解决西北西夏吐蕃问题提出了突出见解。

神宗和王安石正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因此高度重视这一建议。

文官被提拔为秦凤路经略司机,相当于西北办公室主任,专注于开拓熙河事务。

这位名叫王韶的人,以一介书生出掌军事,担当重中之重。

后人评价:“韶以书生知兵,诚为不出之才。而且谋必胜,攻必克,宋世文臣筹边,功未过也。”

[img]333937[/img]

01

书生大将

江西人王韶进士出生。

游历西北与西夏交界多年,采访民情风俗,了解山川地貌。

经调查研究,拿出的平戎策,有份量,是干货。

打败西夏的关键在于恢复河流和黄二州。

这两个州位于西夏的西南部,掌握了这两个州,使西夏腹背受敌,大宋对西夏形成包围。

目前,二州在吐蕃、散羌各部手中,大家彼此不从属,一盘散沙。

吐蕃曾经有一个伟大的领袖叫做“齐”,但现在吐蕃各部门的领导基本上都是他的后代,但他们的实力并不强大,也不团结。这是每个人都打破它的好时机。

拿下吐蕃,散羌就不在话下了。

相反,如果西夏人先打下吐蕃重镇青唐,必然会南下牧马,骚扰秦渭等州,威胁陇蜀县,后患无穷。

要立即打击、招抚吐蕃、散羌各部,赢得河湟地区,强迫西夏,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王韶首先对青唐最大的吐蕃部俞龙克展开了一场心战,亲自率领十几名警卫深入该区。直接和俞龙克谈,他们在账里谈了很久,那天晚上王韶留在俞龙克。

老王这个胆子还是够大的,俞龙珂只要起了坏心,这十几个宋兵,分分钟就被团灭了。

后来,俞龙科率领他手下的十几万军民,全部归顺大宋。

神宗大喜,召见俞龙可。

这个蛮子很有意思。他说:听说大宋有个忠臣叫包拯,我们都很佩服他。我希望皇帝能给我一个姓包。

神宗当然如他所愿,还给他取名:叫包顺。

王韶这次成功的外交,使河黄地区的实力极大地偏向宋军。

但是这个地区鱼龙混杂,想归宋的一批,想依附西夏的一批,不愿意屈居人下的一批。

战争迟早会开始。

宋军为收复河陇基地,在古渭城建通远军,王韶为将军。

02

熙河拓边

吐蕃、羌人不会乖乖等待挨打不还手。

西宁四年,吐蕃几部进攻狄道城。

王韶率军抢占抹邦山险要山地,直接前往吐蕃联军布阵,下令:“退后斩!”

然后连战克捷,击败吐蕃,烧掉吐蕃营寨。

接着连续夺得武胜、镇珍等军事重地,收降吐蕃各部下兵2万余人。

西宁六年后,归降的吐蕃再次叛变。

王韶反应很快。前后54天,他带领宋军爬山涉水1800多里,攻占诃诺木藏城,穿越露骨山,攻占五州,斩首数千,缴获无数牛羊。

大胜。

在他的带领下,宋军百战百胜,斗志昂扬。

战场上的好消息频频传开,神宗非常高兴。

第二年进京朝见,授资政殿学士(原来只是奖励当过宰相的人),房子和钱就更不用说了。

出乎意料的是,风云突变。

留守将领景思立轻敌,在踏白城被羌人、吐蕃联军打败。

景思立战死亡,河州被围。

王韶日夜兼程,赶赴熙州,召开军事会议。

他的分析:敌人乘胜,士气高涨。他们一定想围城打援,如果救河州,他们的陷阱就在中间。

于是王韶立排众议,不直接救河州。清点二万精兵,决定直接攻击敌人的老巢。

兵法上说: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避实攻虚,形势转变,河州之围自然解除。

王韶挥师直接前往定羌城,切断敌军联络线,逼宁河,分兵进南山。

导致吐蕃人后方危机,不得不撤出河州之围。

宋军出其不意,攻击成功,攻击敌人8000多个账户。

吐蕃人穷途末路,头人盲征率众投降。

王韶带着吐蕃首领盲目进京报捷。

这是大宋多年来从未取得过的巨大胜利。

西河战役,收复西、河等五州,拓边2000多里,包围西夏。

王韶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神宗大加赏赐,老王家的兄弟子侄都封官。

国防部副部长王韶担任枢密副使。

03

三奇副使

王安石对他大加赞赏,为王韶的胜利写诗:

熙河形势压西城,不知不觉连营汉骑。

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被称为“奇计、奇捷、奇赏”的三大奇副使王韶,成为大宋军的新王牌。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

古人云:慈不掌兵,上战场,心狠,诡计多端,才是生存之王。

老王善于用计。

有一次,在与敌人相持的时候,我抓住了敌人的秘密侦探,从他身上发现了一封密信,上面写满了宋军的粮草布局、人员安排等。

士兵们都说要把这个探子剁成肉泥!

但王韶却把探子打了个板子,然后在背上刺了六个大字“小偷决定放回去”,把他放了下来。

要知道,此时西羌正计划入侵西河,兵马粮草也很充足,这个探子是来窥探宋军虚实的。

当探子回到西羌,知道王韶准备好了,西羌也取消了入侵计划。

[img]333938[/img]

04

政治失败

西河几个州都是苦寒贫瘠的地方,王韶虽然召集游民,开放交易,但几个州的财税还是入不敷出。

需要其他地方的财政支持。

在当时的情况下,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水火不容。

王安石和神宗皇帝支持王韶开拓边地,同时也为改革造势。

司马光等人反对,说:吐蕃、羌人呆在破地方,派兵派粮驻扎,消耗兵粮,没有成果。最好放弃!

此外,太后高滔滔喜欢保守党,神宗也逐渐无法承受压力。

在政敌的攻击下,王安石终于罢相了,王韶也觉得在朝中处处不讨喜。

带兵有一套老王,政治上不大行。

因此,他多次向朝廷出书,以体弱有病为由退休。

不幸的是,还有人挖王韶的老账:

当年老王带兵,手下一些悍将傲兵,偷偷杀了羌人老弱病残,冒领军功。

老王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过去。

因此,朝廷下令:把王韶一路贬到鄂州。

王韶去世时,年52岁。

据说在临终的那些日子里,精神有点不正常,经常胡说八道。长了毒疮,都烂透了,能看到五脏六腑。

一个惨字怎么了哟!

但后人并没有忘记这位大功臣是大宋拓疆两千里!

宋朝后来的皇帝不断地给王韶加上名誉:“襄敏”、太尉、司空、燕国公等,死后哀荣。


大宋拓疆二千里大功臣!王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大宋拓疆二千里大功臣!王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什么暧昧?宋真宗秘史
  • 为什么宋真宗亲自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前往泰山封禅,命令中心让陈尧老留在东京,马知节是大都市的巡逻大使。在离开首都之...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