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踩两艘船”到“全家都是宋朝人”
英雄从来都是乱世出来的,兵强马壮的人喜欢争霸世界,沉迷于皇帝。那些有点资本的人不愿意孤独。他们都喜欢当地的头蛇,成为当地的皇帝。五代十国尤其如此。在林州(今陕西榆林),有一个土豪叫杨宏信。他家财富雄厚,武功过硬,志向高远,在林州闻名。
据说唐朝灭亡后,后梁和后唐相继崛起。后唐末年,河东节使石敬堂以向辽国称臣,割让幽云十六州的代价借兵夺取王位,建立后晋。石敬堂到开封当皇帝后,任命最值得信赖的老部下刘志远为河东节使,为自己守卫北方。
刘志远各方面都支持他的表弟刘崇。刘崇一步步升职,曾担任林州刺史。作为林州的土豪劣绅,杨宏信借此机会与刘崇交朋友,并让弓马娴熟的长子杨重贵陪伴刘崇。刘崇非常喜欢杨重贵,所以他收养杨重贵为义子,并给他起了刘继业的名字。
乱世变化太快,不可预测。后晋享国十一年后,被辽国灭亡。刘志远随后南下建立后汉。刘志远在位时间很短,他建立的王朝只存在了四年,后周又灭亡了。当时河东节使刘崇悲愤交加,依附辽国,称汉帝,对抗后周为北汉。
杨鸿信利用这一混乱占领了林州,独立成为林州的刺史,但他并没有依附于他的老朋友刘崇,而是倒在了后周。杨鸿信去世后,他的小儿子杨重训继任林州刺史。杨重训违背了北汉和后周,最终决定为后周效力。
享国九年后,后周被宋朝取代。北汉多次攻打林州,被杨重训击退。为了奖励杨重训的战功,宋朝在林州设立了宁军,留下杨重训。
杨重训加入军功荣禄时,为北汉效力的哥哥刘继业(杨重贵)也凭借军功加官进爵。刘继业与北汉皇室关系密切,所以他的哥哥比他的哥哥更贵。刘继业勇敢善战,多次击退宋军。北汉被称为“无敌”。就连宋太宗也很有名,希望把他带进他的手下。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他如愿平定北汉,如愿招降刘继业,并被授予刘继业领导卫大将军的职务。从此,刘继业复姓杨,删除了继字,改名为杨业。到目前为止,杨业和他的弟弟杨重训不再是他们自己的主角,他们都是宋朝人。
杨业:守雁门,战死陈家谷
宋太宗平定北汉后,匆匆北伐辽国,攻打幽州,惨遭失败。为了防止辽军进入边境,宋太宗先任命潘美部署三交,后任命杨业部署知代州和三交驻军马。
潘美是开国功臣,南征北战十多年,战斗经验丰富;杨业久在北汉,熟悉契丹人的情况,宋太宗让两人搭档,强强联合,寄予厚望。
杨业刚上任时,辽国派出数万军队进攻雁门关。由于宋军没有辽军多,杨业无法战斗,他带领成千上万的骑兵绕道到辽军后面,与雁门关的宋军两边进攻辽军。辽军措手不及。徐服务中的萧多罗被杀。他们都指挥李重教被生擒,辽军被打败。从那时起,只要辽军看到杨业的旗帜,他们就不会战斗和撤退。
[img]332496[/img]
潘美后来到雁门关检查边境事务,正好是辽军来犯,潘美指挥宋军反击,再次击败辽军。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以全国之力北伐辽国,任命潘美、杨业为西路军的正副指挥官。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潘美和杨业先后征服了环、朔、应、云四州,但由于东路军的崩溃,他们不得不放弃四州,护送四州人民回到代州。
辽国萧太后率领10多万人反击宋军,迅速攻占环州,接近潘美和杨业率领的主力军。宋军形势危急,不应该贸然出战。然而,监军王淑强迫杨业与辽军作战。杨业别无选择,只能出战,所以他要求潘美和王淑在陈家谷接待自己,击退辽军。
杨业率领所有人与辽军作战,转战陈家谷时,没有宋军。杨业知道潘美和王淑已经撤军,不得不指挥士兵死战到底。经过一番激战,杨业受了重伤,全军覆没。他的儿子杨延玉死于战争,他被辽军生擒。
杨业不愿投降辽军,三天不吃不喝就死了。宋太宗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难过。他下令表扬杨业,并将杨业作为太尉和大同军的节度使者收回;潘美被降职三级,王淑被除名,以安慰杨业在天堂的精神。
后来,宋太宗聘请了杨业的其他六个儿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壮、杨延贵、杨延斌为朝官,以回报杨业为宋朝的忠诚。
杨延昭:守卫河北,人称杨六郎
杨延昭,原名杨延朗,是杨业的长子,他颇具父风,勇敢善战,战略过人。
宋太宗北伐失败后,以河北为防守重点,任命杨延昭为保州边缘巡检使。
杨延昭巡逻遂城时,被成千上万的辽军围攻。遂城小而无备,人心慌意乱。杨延昭不怕危险,指挥若定,坚守了好几天。碰巧天气很冷。杨延昭命令人们在城墙上泼水。遂城成了冰城。辽军别无选择,只能撤军。
后来辽军再次犯边,杨在羊山西埋伏精兵,带兵迎战辽军。杨假装输了,战而退,把辽军引诱到了羊山西。这时,伏兵齐出,打败了辽军,杀死了辽将,辽军崩溃了。
辽军进攻保州时,宋真宗派延昭去救援。杨延昭在阵势摆好之前就被辽军袭击,造成宋军损失惨重,但宋真宗不予追究,继续重用杨延昭。
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在禅渊讨论和平,两国之间的战争从此停止。第二年,杨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在那里守卫了九年边关后去世,享年57岁。
终于,杨延昭一生,战功累累,和父亲杨业一样震惊辽国。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个主镇是他们的克星,所以辽人认为杨延昭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军),被誉为“杨六郎”。
杨文广:生不逢时,有才难施展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作为将军后,他曾跟随著名将领狄青南征侬智高,平定西南有功。
宋辽禅渊结盟后,宋代重文轻武的风越来越严重,武将难以报复。杨文光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朝鲜取得了成就。直到宋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改革,并计划在西夏使用军队,杨文光才有机会在战场上战斗。
西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派杨文光协助韩琦修建开拓城。杨文广东击西,威胁要修建喷珠城,以吸引西夏军队。杨文光随后赶到开拓城,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防务工作。
当西夏人赶到斗城时,他们看到宋军准备好了,退却了。西夏人离开前,他们给杨文光留下了一封充满挑衅的信,“当白国主,骑着成千上万的精英”。杨文光高兴地接受了挑衅,立即派宋军攻击西夏军队,赢了回来。
杨文广的军事才能得到宋神宗的认可,先担任知泾州、镇军,再担任定州路副都长,最后晋升为步军都虞候。
西宁七年(1074年),宋辽两国的边界争端再次出现。75岁的杨文广以老病之躯向朝廷献上军阵图,攻取幽燕之策。然而,在朝廷回答之前,杨文广去世了。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都震惊了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