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壮禅位后发生了什么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魏元帝曹宏是魏国第五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曹尚讨伐司马昭失败后,自杀,司马昭选择年仅14岁的曹壮继位。当时,无论谁坐在魏国皇帝的位置上,他都将成为司马氏的傀儡。后来,曹宏成为19年的傀儡皇帝后,他把禅宗的位置给了司马炎,并被称为陈留王。然而,与其他亡国皇帝相比,曹壮已经非常幸运了。从那以后,他活得比司马炎长,享年58岁。要成为末代皇帝并不容易。
[img]324529[/img]
自秦始皇创立至高无上的“皇帝”称号以来,封建王朝的皇帝们开始站在全社会的最高层,一览群山。在皇帝牢牢掌握权力的时代,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俗话说,“普遍的世界,不是王土,率土之滨,不是王臣。”
然而,一旦皇帝失去了权力,特别是在失去了权力之后,他们就成为了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他们不仅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整个家庭的生命。
历史上有许多开国皇帝,自然也有许多亡国之君。虽然大多数帝位之争都是通过大规模战争转化的,但也有少数帝位是通过“禅让”来转化的。
所谓“禅让”,是指末代皇帝因为手中没有权力,不得不把皇位“主动禅让”给那些权臣,属于和平交接的朝代替代,那些禅让的末代皇帝为了拯救自己的财富和生命。
但是,当他们“禅让”皇位时,末代皇帝真的能结束吗?
我们最熟悉的“禅让”是东汉末帝汉献帝刘协禅,他让曹操的儿子曹丕去世,曹魏政权正式建立。
虽然汉献帝已经当了31年屈辱的傀儡皇帝,但事实上,汉献帝在禅宗让位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相反,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安全地度过了十多年才去世,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汉献帝前,西汉末帝儒子刘颖是王莽的“主动禅让”皇帝。后来,魏元帝曹宏、晋恭帝司马德文、南宋顺帝刘准、南齐和帝萧宝融、梁敬帝萧方智、东魏静帝元善见、西魏元廓、北周静帝宇文解、隋恭帝杨宇、唐哀帝李珍、五代吴睿皇帝杨溥、后周恭帝柴宗训。
在上述“主动禅让”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中,只有两位皇帝能真正在失位后幸存下来,一位是汉献帝刘协,另一位是曹操的孙子魏元帝曹宏。
曹壮(246-302年),他的父亲燕王曹宇是曹操和环夫人的儿子,三国“神童”曹冲和曹宇是同母兄弟。
曹壮没有资格当皇帝。他只是曹丕的侄子。然而,自司马控制魏国权力以来,魏国的政治动荡不安,甚至连两位皇帝曹芳和曹尚都挂断了电话。
[img]324530[/img]
曹尚被司马昭的打手成济杀害后,魏国的皇位出现了空缺。这时,司马昭觉得篡位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他假装从曹魏的皇室里选择了一个傀儡,继续做他的木偶,候选人是曹宏。
公元260年,14岁的曹壮成为魏国最后一位皇帝。他从曹尚被杀的教训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年轻的曹壮很懂事。他一登基,就下令命令司马昭为晋公。
在唐代以前的“禅让”惯例中,先封公,再封王,再称帝,即新旧政权和平交接的三部曲。
265年,曹宏当了五年傀儡皇帝后,在司马炎的逼迫下,他正式“禅宗”了皇位。曹操苦心管理曹魏政权30多年。短短45年后,他以同样的方式交接了司马的手,就像东汉的汉献帝一样。
也许司马炎心地善良,也许曹宏服从司马炎。也许是因为曹丕没有让位后的汉献帝难堪,司马炎也没有让曹宏难堪。他直接将曹宏降封为陈留王,并将其安排在叶城。宫殿安排在叶城,给他使用天子的旗帜,准备五次乘车,前往魏国正朔,郊区祭祀天地的礼乐制度模仿魏国早期的制度。他没有被称为大臣,也没有被圣旨崇拜。
[img]324531[/img]
曹宏禅让位后,其地位、待遇、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亡国之君。
曹让位时才19岁,他安全稳定地当了37年的陈留王,冷眼观察了后三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西晋王朝的兴起与巨变。
曹壮在历史上给后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沉默。在冷眼旁观中,他看到司马昭灭蜀、邓芝冤案、钟会谋反被杀、刘禅享受“安乐公”、司马炎称帝,晋军六路大军灭吴,孙皓被押入洛阳,晋朝腐化,破坏力惊人。
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曹宏在陈留封国去世,享年58岁。西晋朝廷给他起了元皇帝的头衔,后人称他为“魏元皇帝”。
禅宗皇位后的先朝废帝死后,仍能享受到新朝赐予的皇帝的死后头衔,这在中国历代也极为罕见。
曹宏禅位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是最幸运的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