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山,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可以说是颠沛流离,只能寄人篱下,刘备“三顾茅庐”在邀请诸葛亮出山后,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建立了蜀国。可以说,刘备的一半成就是通过诸葛亮的战略实现的。当时,这都是后话。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当时选择了落魄的刘备呢?这真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吗?
[img]315875[/img]
刘备和诸葛亮的生活是如何相遇的?这必须从诸葛亮的两位老师开始。他们向刘皇叔叔介绍了他的学生,并称他已经比蓝色更年轻了。当时,诸葛亮雄心勃勃,但没有天赋,每天在隆中“膝盖亭”思考生活。山风呼啸,白云悠闲,但对世界大事,洞如火,只是无处施展才华。
[img]315876[/img]
刘备三次去茅草屋。虽然他是一个皇室地位高贵的领导人,但他对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仍然很有远见。诸葛卧龙也被感动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刘备身上看到了“贤惠”这个词,但事实上,刘备确实配得上“贤惠”这个词。
曹操和孙权没有人民、士兵、关羽和张飞的挖心挖肺。因此,诸葛亮看到了黎明,看到了能影响他一生的东西:重情重义。
[img]315877[/img]
刘备的求贤若渴,只表现在(三顾)的行动上;诸葛亮没有办法报国。他要求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作用.也就是说,诸葛亮不想当谋士,也不想当谋士。他必须是一个听话的老师和一个国家老师。东汉末年,只有空有皇叔名的刘备才能让他实现梦想,放手施展才华。三顾之后,这两个千古难逢的档案终于一拍即合。从那以后,诸葛帮助刘备迅速崛起壮大,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足鼎足的局面。
诸葛亮出山真的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吗? 说白了就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