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儿子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将钟辉、邓艾等人奉司马昭之命,率领数十万军兵分五路包抄蜀地。当时,刘禅主人56岁,深沉地生活在宫殿里。刘禅不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一生中从未离开过蜀国,更不用说冲锋了。因此,当他听到魏人马的袭击时,他立刻惊慌失措,完全忽视了正在努力奋斗的姜伟,于是他干脆开城降魏。为彻底消除后患,司马昭下令将刘禅及其座下所有著名臣子迁至魏都洛阳。移居洛阳的蜀汉,在司马氏的控制下如履薄冰,而刘禅却处于危险之中,一直在洛阳生活了8年多,才安然病卒。虽然他投降到蜀国,但他也保存了自己的身体。
[img]315299[/img]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刘禅一生中有七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蜀灭后,这九个人去了哪里,结局如何?根据《三国志·蜀书》、《蜀世谱》等古籍,刘禅的七个儿子是长子刘睿、次子刘瑶、三子刘聪、四子刘赞、五子刘陈、六子刘迅和七子刘虔。其中,西河王刘聪于公元262年早逝,因此他没有赶上重大变化。剩下的六个人中,北地王刘晨是最不像父亲、最坚强的。刘晨从小就很敏感。当他听说魏将军被杀时,他立即拿着剑去找刘禅请命。出乎意料的是,他看到父亲刘禅正在与大臣讨论投降,立刻生气了。刘晨站出来劝说父亲值得这场大灾难时,父子君臣应该齐心协力,以死报效为君。
然而,刘禅的心早已定死要降,所以刘陈被骂下殿。绝望的刘晨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他跌跌撞撞地跑到祖父刘备的精神位置前哭泣。他不想向父亲投降,也不能杀敌报效。他只能杀死他的妻子和孩子,自杀。刘睿是刘禅的长子。他于公元238年成立储备。蜀灭时,他快40岁了。刘睿很诚实。他听从父亲的意愿,准备和父亲一起搬到洛阳。然而,当时姜维钟会议的计划被发现,魏卒陷入混乱,刘睿意外死于混乱。就这样,七个儿子只剩下四个了,四个都跟着刘禅搬到了洛阳。刘禅的两个女儿很早就许出了家门,长女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第二个女儿嫁给了关羽的孙子关统,所以他们没有搬到洛阳。
[img]315300[/img]
刘禅和他的四个儿子到达洛阳后,虽然他们成了囚犯,他们的言行也在司马昭的日夜控制之下,但他们衣食无忧,没有生命危险。他们的父子确实被称为“安乐公”,尤其是刘禅的第六个儿子刘迅,他们甚至继承了“安乐公”的头衔。在刘氏父子几人到魏的情况下,历史学家发现了司马昭和他的儿子司马炎的老谋深算,不禁感叹司马氏太工于心计。刘禅的父子到达洛阳一年后,司马昭去世了。他的儿子司马炎随后成为了“晋王”。当时,司马取代曹魏取得伟大成就的最关键节点。众所周知,司马氏高平陵一事,灭曹爽三族架空魏室,手段极其毒辣,因此善待刘禅父子,也成为司马氏向天下买善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魏将夺得成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后主刘禅奉献了他。如果刘的父子被斩草除根,肯定会招惹刘的老臣群起攻之。这样,司马家族无异于自取其祸。公元265年,司马炎取魏立晋,并立即下令欣赏世界,包括魏帝曹壮,自然也有“活招牌”刘禅父子。司马炎将曹丕封为陈留王,允许曹丕在封地内仍称魏帝,享受天子待遇。这一举动似曾相识,与曹丕、汉献帝一模一样。此外,司马氏一直有取东吴的心。为了减少吞并东吴的阻力,司马炎特意选择了刘禅的后代中的一个成为“徐都尉”,给予奖励,解除了对他们的控制。刘的父子可以自由行走洛阳。
[img]315301[/img]
这一举动确实为司马炎赢得了很多赞誉。公元271年,刘禅去世。司马炎带领他的臣子为刘禅葬礼。刘禅的四个儿子继续住在洛阳。可以预见,如果晋朝如此稳定,刘禅的四个儿子将能够像他的父亲一样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刘的后代将在洛阳开枝散叶。然而,人不如天。
刘禅安乐公是否大智若愚,并不深究,但他确实救了几个儿子。然而,刘的后代逃离了司马昭和司马炎,但他们最终未能逃脱永嘉的混乱。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南匈奴刘渊派儿子刘聪率石勒等人到晋朝。今年深秋,石勒和其他人围攻洛阳城。经过两年多的激战,晋将士兵被摧毁,洛阳城被摧毁。匈奴胡人已经红了眼睛,批评了洛阳3万多名公卿士人。刘禅留在洛阳的四个儿子都丧失了,没有留下来。
刘禅死后儿子怎么样? 司马氏是如何对待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