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受到人们的赞扬。他也是北宋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作家。他一生都很正直,工作也很努力。登州的阿云原本只是一个小平民女人。为什么一代著名艺术家司马光要把她当死?
登州阿云案
登州的阿云只是一个平民女子。母亲去世后,在孝顺母亲期间,残忍的叔叔被迫向阿云不喜欢的又丑又穷的老光棍结婚。阿云心里不同意,然后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她深夜来到老光棍家,想用刀杀了他。然而,阿云只是一个软弱的女人,没有足够的力量。她只是在反抗老光棍的过程中被阿云砍掉了手指。阿云惊慌失措地逃走了,被政府知道后顺藤摸瓜还是被抓住了。
[img]315203[/img]
当时,阿云只有十几岁,不知道法庭,几句话清楚地解释了事情的背景,阿云供应后,县给了她谋杀丈夫的罪名,应该被判处死刑。然而,由于宋朝所有地方的死刑必须逐级报告,直到大理寺和刑事审判院进行审查。
当时,登州知府认为阿云在此案期间对母亲孝顺,孝顺期间不能结婚。阿云和老单身汉不是夫妻。此外,阿云被叔叔强迫结婚,也就是说,这段婚姻是非法的。阿云不能算是谋杀丈夫,也不能死。
[img]315204[/img]
然而,知府向大理寺和刑事审判院报告了结果,但他仍然对阿云死刑。当时,宋神宗下令:谋杀已造成人身伤害,但在审判过程中,自首是古代传统法律中最重要的刑法适用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自首的囚犯可以减少两个等级的犯罪,也就是说,阿云可能不必被判处死刑。
但大宋法律规定,皇帝的诏书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神宗将此案交给两位翰林学士判决,这两人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
[img]315205[/img]
小民女卷入政治执政
当时王安石极力主张变法,而司马光则是坚决反对变法的一方,两人同时接手了一起案件,自然要分个高低。王安石认为,根据神圣的圣旨,阿云不应该被判处死刑,但一旦皇帝的圣旨作为判决的基础,与大宋法律中的皇帝圣旨不超过法律冲突,因此判决的标准不是以大宋法律为准,而是皇帝的旨意可以改变大宋法律,这也是王安石改变法律的基础。
他的对手司马光认为,天子犯法与普通人同罪,没有人能干涉法律的公平性。即使是皇帝,一切都应该以宋朝的法律为准。无论什么原因,阿云最终都是故意杀人,应该被判处死刑。
[img]315206[/img]
两人在朝廷上争得面红耳赤,无非是政治意见不同,对大宋法律的认识也不同。
宋神宗看到两人陷入僵局,就把案件交给其他官员审议。结果,他支持王安石的意见。然而,司马光并没有放弃。刑事审判院官员与皇帝联合起来,要求继续与王安石争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谋杀未遂案件,但两党的政治观点不同,使朝廷陷入混乱。
[img]315207[/img]
为了让双方安定下来,宋神宗不得不亲自对囚犯自首的定义和量刑作出详细规定,命令翰林院写诏书送中书省,但中书省拒绝了。原因是皇帝的诏书不能超过宋法,所以不能实施。这样可以触及宋神宗的底线,我皇帝还不能为你做些什么?宋神宗愤怒地直接下令将阿云的死刑改为有期徒刑,王安石的变法自然开始。
[img]315208[/img]
王安石政变失败,司马光再次拉出阿云案,只是为了铲除异党
阿云案发生后不久,他遇到了对世界的大赦,阿云获得了大赦,重获了自由。我以为我可以过上平凡的生活,但谁知道王安石的改革失败了。此外,随着神宗的死亡和哲宗的继承,政治逐渐向司马光靠拢。司马光成为首相后,他再次审理了阿云案。此时,没有宋神宗和王安石,阿云最终被判处死刑。
[img]315209[/img]
王安石想通过阿云案来实现他“礼貌不能普通人,刑不能医生”的概念,司马光与政治观点相反,阿云只是政治争议的受害者,司马光可以忽视阿云,他把阿云死刑不是严肃的法律和纪律,而是对那些支持王安石的人。
【登州阿云案】阿云该死吗?司马光为什么不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