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光义杀了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吗?历史上记载了什么?

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是赵光义杀的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关于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死亡的传闻,根源在于一件事——赵光义的王位是否正确?如果赵光义靠杀兄弟谋位,那么这三个人的死很可能是赵光义为了巩固王位而故意谋杀的。

史料是如何记录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的?史料背后有哪些值得探索的地方?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img]311176[/img]

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的史料记载

先说说三个人的关系。赵匡胤有五个兄弟,大哥和弟弟早逝,剩下三个兄弟。赵匡胤是老板,赵光义是二胎,赵廷美是三胎。赵匡胤生了四个儿子,老板和三胎早逝,只剩下赵德昭和赵德芳。

赵德昭之死

据《宋史》记载,赵德昭被宋太宗赵光义训斥自杀,赵光义为何训斥赵德昭?

事实证明,在太平兴国四年来征服辽国的一场战斗中,宋军崩溃,亲征赵光义失踪。军队中有人建议支持赵德昭。虽然没有这样做,但赵光义有一个禁忌。

[img]311177[/img]

军队回到北京后,战争不利,赵光义没有奖励官兵。赵德昭向赵光义提出建议,激怒了心情不好的赵光义。他责骂赵德昭:等你将来成为皇帝,奖励他们!这太重了。赵德昭很害怕,回家后自杀了:

“四年来,我一直在幽州。军队尝到了夜惊,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有谋立德昭的人闻不开心。回国后,北征不利,久不能赏太原。德昭以为言,怒不可遏地说:‘待你自己,赏还不晚!’德昭退却自杀了。”

在李涛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描述得更加详细:

“德昭很害怕,回到了宫里。他说:‘带刀’左右辞去了宫里不敢带的东西。德昭拒绝了家人,因为他进了茶酒,拿了一把果刀自杀了。”

[img]311178[/img]

在司马迁的《苏水记》中,赵德昭之死的记载显得不可思议,说赵德昭喜欢吃大肥肉,吃多了会让自己身体不好:

因此,德昭好吃。

赵德芳之死

赵德昭死后才两年(太平兴国六年),年仅二十二岁的赵德芳也突然暴亡,他竟然睡了一觉,再也没有醒过来:

“六年三月,卧病死亡,年二十三。车开临哭,废朝五日。”

赵廷美之死

雍熙元年,赵德芳去世三年,37岁的赵廷美病逝于房州:“雍熙元年,廷美到房州,因忧心忡忡而死。”

[img]311179[/img]

在太平兴国七年后,赵廷美与卢多逊勾结,试图谋杀赵光义夺位。事发后,她被开封尹迁往西京洛阳。不久,一位官员告诉赵廷美,她在洛阳期间不想后悔。因此,赵廷美被砍王爵,改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

“赵普以廷美降居西洛非,复教知开封府李福说:‘廷美不悔,怨恨,乞求远郡,防止他改变。’诏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

史料背后透露的各种问题直接指向赵光义

从历史记载来看,三人的死亡似乎很正常,没什么好说的。然而,在解释了几种背景材料后,你可能会觉得这三起死亡案件并不那么简单:

1.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弟弟是如何获得王位的?

[img]311180[/img]

2.为什么赵匡胤不把王位传给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

3.如果说赵光义按照“金匮之盟”上位,赵廷美就该死了,对吧?

4.赵廷美的谋反案是真的吗?

由于上述问题,根源在赵光义的王位上存在争议。偏偏赵光义上位后不久,三个与皇嗣有关的人在五年内相继去世。

赵德昭和赵德芳的死似乎是赵光义为了掩盖谋杀兄弟的罪行,彻底摧毁了赵匡胤的儿子,以巩固他的王位。赵廷美的死似乎是对金匮联盟的补丁,解除了赵廷美作为皇后对赵光义的威胁。

[img]311181[/img]

然而,上述说法只是逻辑关系推断的结果,需要事实作证。基于结论,人们仍然从历史资料中得出一些分析结果。例如,赵德昭的死显然是被迫死的。所谓吃肥肉和死太欲盖弥彰;赵德芳睡着了,很可能会被杀;赵廷谋反是一个冤案,他也被一步步逼死。

客观地说,虽然三个人的死亡时间节点太可疑了,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被杀了。那么,三个人的死亡是时间巧合还是另一个阴谋呢?

是巧合还是阴谋?赵光义没有实证指控

在我看来,就时间本身而言,这是一个巧合。从意志上看,这确实更符合赵光义的愿望!说白了,三个人的死是赵光义愿意看到的,但不能说赵光义一定是个毒手。

赵德昭的死是有责任的,但这种责任属于无意的责任。想象一下,当他失踪时,有人准备支持赵德昭,这样的事件,无论哪个皇帝都不会漠不关心。至少它发出了一个信号:人们对赵光义的王位有疑问!

[img]311182[/img]

在这种情况下,赵光义的猜疑是可以理解的,并不过分。赵德昭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显然时机不好。如果你输了,你仍然想要奖励,尤其是当你几乎被支持的时候。任何成为皇帝的人都会想到:如果别人支持你,你会为别人要求奖励。你想要什么?

@ 赵光义,赵德昭之死,虽有责任,但属于无心责任。

赵德芳的死史记载很简单,后人的争议只是猜测,没有任何依据。在时间节点和死亡方式上,虽然有点奇怪,但赵光义的谋杀没有影子。

赵廷美谋反事件,应该是真假各半,至少赵廷美本人也有责任,不完全是冤案。

赵廷美谋反案由多部门联合审结,公开。如果完全是冤案,赵光义不敢这样做,也不能公然陷害。案件审结后,由王溥牵头,请处理朝鲜重要官员的联合演奏。至少在程序上,赵廷美谋反案的处理是合法的,不能仅仅通过猜测就认为是冤案。

[img]311183[/img]

这起案件的怀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赵普和卢多逊之间的政治斗争复杂,使案件复杂化;二是赵廷美敏感的身份。怀疑就是怀疑。如果你想利用赵光义谋杀赵廷美,没有证据。

结论不在史册中,而在人心中

事实上,历史的真相永远无法恢复,只留下争议。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三个人的死是正常的死亡,没有阴谋。

赵德昭的死,赵光义有轻微的责任,而不是故意陷害。赵德芳的死与他们家族的遗传病史有关,赵皇室的遗传基因问题从赵洪尹开始就得到了体现。虽然赵廷的反叛倾向于扩大,但它绝不是完全的阴影,当然不是赵光义制造的不公正案件。

人们更倾向于赵光义是凶手。原因是赵光义得位不正。人们用这种情感偏见,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赵光义周围发生的一切。

[img]311184[/img]

即使赵光义没有杀死他的兄弟,他的位置肯定是错误的,至少他是非法独立的,没有合法的即位程序。本质上,他从侄子那里抢走了王位,在道德层面上,他应该受到谴责。

@ 有时候太纠结于真相很无聊。人们愿意把赵光义列为嫌疑人,推到被告席上。那就这么做吧。有时候公平不在历史上,而在于人心!


赵光义杀了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吗?历史上记载了什么?赵光义杀了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吗?历史上记载了什么?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什么暧昧?宋真宗秘史
  • 为什么宋真宗亲自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前往泰山封禅,命令中心让陈尧老留在东京,马知节是大都市的巡逻大使。在离开首都之...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