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死时只有50岁。当时他有两个儿子,都是成年人。长子德昭25岁,次子德芳17岁。但直到宋太祖去世,两个儿子都没有封王,而是太祖的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都封王。
太祖突然崩溃死亡,当时才50岁。应该没想到这个结果会提前发生。他没有立太子,也没有看到他想以谁为接班人。在这种情况下,太祖突然去世,给了别人玩的空间。
率先发挥的是当时的宋皇后。正常情况下,由于太祖没有存储,长子德昭应该按照长子的习惯进行排名。但得到太祖死讯后,宋皇后的第一反应是让太监王继恩出宫,找太祖的小儿子德芳入宫,也就是让德芳继位,把德昭挂在一边。
宋皇后为什么这么做?当时她才24岁,比德昭小一岁。@ 如果德昭继位为皇帝,她一方面可能会感到尴尬,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她对政府的干预。德芳比她年轻。如果她是皇帝,她就不会那么尴尬了。她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空间来干预政府。
然而,王继恩出宫后,并没有按照宋皇后的命令去找德芳入宫,而是直接去了晋王府,找到了太祖的弟弟晋王光义。为什么呢?晋王早就准备夺权了。当然,他想买一些关键人物。王继恩是被收购的对象之一。
[img]310800[/img]
@ 晋王一进宫,宋皇后就知道了。晋王能这么快进宫,比德昭和德芳早进宫,只能说明他的力量在宫里已经很大了。太祖和宋皇后没有事先注意到,也没有做出任何预防。当然,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是太祖。你没想到你的兄弟会有这个想法。
正常情况下,即使晋王先入宫,宋皇后也要假装冷静,先和他斗争。比如马上派人去找宰相等重要大臣,讨论是应该立德昭还是德芳为帝。但是宋皇后连这个反应都没有,就直接投降了。
晋王继位后,他是太宗。几年后,雍熙北伐失败,德昭随军前往。宋军乱七八糟,找不到太宗。军队里有人想以德昭为主。回到汴梁,德昭说,虽然北伐失败,但他还是攻下了太原,摧毁了北汉。这项工作应该得到奖励。太宗愤怒地说:“等你自己!”德昭很害怕,回家后自杀了。他只有28岁。后来,经过多次追礼,他被封为秦王。
德芳,也就是八贤王,后来经常出现在包公案、杨家将等浪漫小说中。事实上,他在太宗登基六年后就去世了。他只有23岁,只比德昭活了两年,但他死的时候没有德昭大。同样,经过多次追赠,德芳被封为燕王。
[img]310801[/img]
太祖相对仁厚,民间形象更好,太宗形象更差。@ 太宗继位后,民间传闻中同情德昭和德芳,以至于有了所谓的贺后骂殿的传说,德芳被封为八贤王。而且,德芳是宋皇后确认的继承人,很多传说都附在了德芳身上,而德昭作为长子,却没有在民间留下任何传说。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东京汴梁太宗一系宗室全部被俘。只有徽宗不受欢迎的九个儿子高宗逃到杭州,保住了江南的一半,建立了南宋,延续了赵的国家。然而,高宗唯一的儿子早逝,没有儿子。最后,他选择从宗室继承。
当时,德昭的后代是奉高宗命令民间继承的,但最终登基为皇帝的孝宗却来自德芳。南宋的皇室基本上是太宗的后代,但事实上,他们都来自德芳,但仍然没有德昭。
民间传说自然有很多附会,但绝大多数也有一些原因,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虽然德芳的八贤王不是从太宗那里赢来的,但如果南宋从1127年高宗登基到元朝攻入临安灭亡南宋的1276年,南宋总共有150年的历史。除了宋高宗的35年,其余的115年都在太祖一系。也就是说,德芳在南宋当皇帝的时候,八贤王的说法并不奇怪。
为什么赵德芳被称为八贤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