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为什么不出名?
其实三国智勇双全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是无名的,就像田野一样,他们的名声并不明显。
田野,字子泰,右北平人。他先是从刘禹,奉刘禹之命,从幽州送信给中央朝廷。当时已经被分开了,田野选择出塞西关,出边塞,越北山,直奔朔方。这条路也很危险。田野到达长安,回到幽州已经两年了。
[img]309107[/img]
当田野回到幽州时,刘玉已经被公孙赞杀死了。田野回来后,他向刘玉致敬,并向刘玉的墓念皇帝的回信。公孙赞听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地抓住了田野。公孙赞问田为什么在刘玉墓前哭,而不是给他皇帝的信?
田野回来了,汉朝衰落了。只有刘宇是忠臣。皇帝的回信里没有写你的好话。我不会给你的。此外,你起兵造反是为了个人目的。你不仅想摧毁无辜的国王,还想杀死守义的忠臣。你想,有了这两点,我还会来找你吗?
[img]309108[/img]
所以田野因为哭祭刘虞而被公孙赞监禁,直到有人告诉公孙赞田野是义士,囚犯的不利才把田野放出来。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田野的守信和勇气。田野被释放后,民族和附近的人相当信任他,自愿跟随他进入山区屯田自居。几年来,从100人增加到5000多人。田野被人民推荐为领导后,订立法律,设立礼仪,开学讲道。连外国乌丸、鲜卑都遣使贡礼归顺,跟随田野的教导。
[img]309109[/img]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曹操召田为向导,时值雨季,曹军进退两难。这时田野献计假装撤退,其实是小路偷袭乌丸大本营。曹操大喜,用它的计划,果然大破乌丸。田类这个人最有意思的是,他不喜欢当官。公孙赞抓住他后,希望征召田野跟随,他不愿意。后来袁绍多次征辟他,他也没去。后来曹操北伐乌丸成功,谈功行赏田类时,田类以自己的实际为刘虞逃兵,拒绝任何官职。
[img]309110[/img]
曹操从荆州回来后,又想起了田野的功劳。如果他想奖励田野,田野仍然拒绝。负责法律的官员应该弹劾田野,说他为了维持个人细节而破坏了国家法律,田野以死相对。曹操仍然没有放弃。他派田野的朋友夏侯敦劝说田野一次又一次地死去。最后,曹操只能尊重田野的意愿,只崇拜田野作为议郎。
在三国乱世中,像田野这样重诺守节的人可以说是稀世品种,田野既聪明又勇敢。他不是因为公孙赞的愤怒,也不贪图名利,一直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陈寿对他评价很高,说田野是一个守节守节的人,足以成为世界的典范。
田野受到曹操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它在历史上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