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吕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需要英雄、圣贤和将军。顶尖的三个人都需要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在《三国志》中,东吴早期最著名的三位大臣被放在一起,即周瑜、鲁肃和吕蒙。
出于小说的需要,这三个人都不是小说中的好形象。周瑜很生气。鲁肃是一个诚实的人,吕蒙是一个阴谋家,但事实上,这个单位是龙凤,有很多普通人没有的品质,尤其是吕蒙。
与很早加入孙氏的周瑜和家境富裕的鲁肃不同,吕蒙的家庭背景相对较低,从小就没有父亲,和母亲姐姐住在一起。后来,她有了一个姐夫,在姐夫的手下混在一起。
吕蒙的姐夫叫邓当,是孙策账下不起眼的低级军官。如果他没有被吕蒙的光芒污染,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留在历史上。然而,邓当“不领情”。他活着的时候看不起吕蒙。
事实上,这是正确的。吕家的条件不是很好。邓当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嫁妆,还负责照顾婆婆和姐夫。没有人能心情好。特别是,吕蒙仍然很不安,总是给邓当带来麻烦。
[img]303029[/img]
打山越的时候,15、16岁的吕蒙偷偷跟着邓当。邓当一回头,就吓了一跳。他不是去玩,而是去打仗。不仅不适合带家人,如果吕蒙出了问题,回到他家就得让鸡飞狗跳,后院的火越烧越旺。
邓当气得大骂,但不管怎么吓着骂街,吕蒙就是不听。终于忍到回家了,邓当在婆婆面前抱怨,吕母正要教吕蒙。吕蒙说:“贫贱难居,脱错有功,富贵可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穷日子不好过。如果我能立功,我就能发财。不进虎穴,怎么得虎子?)
两百年前,有人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叫班超,封定远侯!
吕的母亲不知道她是否听说过这句话,但她认为吕蒙说的是合理的,所以她没有教训他,但邓当听到这句话时并不感兴趣。她吃我的,用我的。她还说什么是贫穷的日子和意思!
不满在于积蓄,邓当觉得有办法发泄,所以很快邓当的下属开始宣传吕蒙无能,迟早会喂老虎。有一天,一个下属遇到了吕蒙,敢于当面侮辱吕蒙。吕蒙不是韩信。他一言不发地砍了人,然后去了一个村民那里。
[img]303030[/img]
吕蒙也知道一直躲着是不可能的。如果他想公开露面,他必须通过上面的赦免。上面是谁?当然是江东小霸王孙策。这时,江东已经是他的领土了。在校长袁雄的爱下,孙策认为吕蒙有点有趣,所以他安排吕蒙在他身边工作。
换句话说,吕蒙和他的姐夫邓当的关系很普通,甚至很差,但他和别人相处得很好。无论是接受他避灾的村民,还是帮助他表达爱意的袁雄,他都采取了情感路线。毕竟,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这种与周围人相处融洽的特点继续存在,他受到了孙策周围张昭的赏识。
这种欣赏是非常有效的。几年后邓当去世后,张昭建议吕蒙接手并担任其他司马。这个职位很小,但有很多大人物,如孙健、刘备、关羽等。吕蒙的事业也在这里开始。
然而,这个职业生涯相对坎坷,一开始就几乎被扼杀了。孙策很快去世后,孙权接手了,并计划合并一些年轻将军的军队。资历较浅的吕蒙不认为他会吞并别人,更有可能被别人吞并,他从一名低级军官变成了一名大头兵。
为了避免这种命运,吕蒙花了很多钱。他悄悄地借了一笔钱给士兵们买了红色的军装和绑腿。当孙权阅兵时,他立刻成为观众中最美丽的风景,这引起了孙权的注意,成为了一名吞并他人的中级军官。
光耍心眼是不可能的。将军的老本行是砍人。幸运的是,吕蒙在这方面非常擅长。他很快被提升为平北都尉和广德县长,因为他在丹阳县取得了成功。
之后,吕蒙砍下了黄祖先锋和曹操的弟弟,晋升为部分将军和寻阳县长。此时,吕蒙仍然是一个只知道如何砍人的老人。他被称为“吴下阿蒙”,但“告别三天,刮目相待”。阿蒙也会改变,尤其是在孙权建议他学习之后。
鲁肃是第一个被打脸的人。他一直看不起吕蒙,对吕蒙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大老粗的水平。在他接替周瑜成为东吴军界第一人后,他不想在吕蒙的驻地上见到吕蒙。有人劝他去过场。
既然是走过场,鲁肃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吕蒙虚心求教,问鲁肃怎么对付关羽。鲁肃根本不想和他说话。他想敷衍地说“到时候看着做”。吕蒙是谁?他很激进。他先是表达了对关羽威胁的看法,然后侃侃谈了谈,为鲁肃策划了五个策略。
鲁肃听了大惊小怪,鲁夫什么时候懂战略?他感慨地说:“我叫大哥,但我有武略耳。至于今天的人,我知识渊博,不复吴下阿蒙。”(我以为我哥只有武略,没想到现在知识这么出众,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说完鲁肃带吕蒙去见吕蒙,模仿孙策和周瑜升堂拜母,正式与吕蒙结为好友后才愿意告别。
吕蒙的前后变化是流传千古的好学典范。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也专门从司马光的《孙权劝学》中挑选出来,“坐起来注意”和“吴下阿蒙”这两个成语深入人心。事实上,说服这件事,一方面,说服者很强壮或说话很有吸引力,比如孙权说服吕蒙完全在上述压力下;另一方面,说服者应该有强烈的动机,比如吕蒙,被孙权说服,我不相信我不能学习!
在现实中,我们应该明白,学习终究是为了我们自己,不必等到别人劝我们开始学习,而是要主动学习。
出身不高的吕蒙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好学大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