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1380年),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胡被定罪“谋反”,涉案人员3万余人。早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就颁布了令:
六个部门的奏事不关白中书
六部管辖的一切都不需要经过中书省,这意味着宰相的权利已经成为一种装饰。胡伟庸完全失去了信任。他继承了洪武六年(1373年)的职位。到目前为止,仅仅五年后,胡伟庸立即从官场骄傲变成了人生挫折。
[img]301527[/img]
所以朱元璋只忍了他两年,就准备让胡人头落地。
当然,光看时间节点并不能解释问题,但时间过后,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在洪武23年(1390年)朱元璋发布的《奸党记录》中,李善长被定位为胡卫勇的从犯。
朱元璋花了十多年时间平息了胡卫庸案的愤怒。由此可见,胡卫庸案的影响在明朝四大案件中是独一无二的。用了这十年发生的事情,我一一揭开了胡卫庸案背后的秘密。谁在忍受?谁在谋反!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意味着近20年来民族矛盾彻底消除。令朱元璋惊讶的是,激烈的内部矛盾开始加剧。明政治制度分为淮西、浙东两派,双方不断拳打脚踢。
胡唯庸是淮西派的中流砥柱。让我们仔细看看胡唯庸的简历。他没有列出朱元璋开国时分封的六个公爵和28个公爵的名单。这样,胡唯庸就可以从一个七品知县跃升为百官之首,取代李善长,成为帝国权威最大的左宰相。
[img]301528[/img]
随着党争和皇权的争夺,胡的崛起是党争态势中的异形产物。
淮西与浙东之间的矛盾不能从任何朝代中断。汉代有亲戚之争,宋代有文武之争,唐代有牛李党之争,但换汤不换药。这种党的斗争不能被切断,因为党的斗争的发起人是国家政治中心的核心人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移动。
像朱元璋一样坚强,我们怎么能容忍被大臣拨弄的敏感专权神经呢?因此,我们在党争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两党是以总理一职为核心的利益集团。总理的职能是帮助皇帝承上启下,党争的恶化使总理成为打击政敌的最强武器。没有必要承受它,但它必须启动它。
在李善长的领导下,淮西集团无限扩大,浙东集团开始枯萎。原本可以制衡的政治制度已经成为一边倒,成为皇权和党权之间的直接矛盾,成为皇帝和丞相之间的硬PK。这时,朱元璋已经有心事罢免宰相,于是劝退李善长,而李善长则在明政治制度中埋伏了奇兵胡。
[img]301529[/img]
作为李善长的绝对直系,为什么朱元璋选择继续放任淮西党?
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长致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公爵中的第一位,李善长的影响力不可能不在他的位置上,也不谋其政。另一方面,淮西学校并没有带头大哥低调行事,放弃私利,而是越来越努力巩固党的地位,这也是朱元璋最怕的。
朱元璋在确定总理职位时,曾与刘伯温进行过“相位论”。刘伯温推荐了三个人(杨宪、汪广洋、胡卫勇),其中胡卫勇评价最低:“比如开车,怕它。”。本意是胡卫勇是个搅屎棒,成事不足,失事多。这次深刻的谈话决定了明朝最快的职位轮换。
事实上,杨宪和王广阳是朱元璋的代言人,用来制衡淮西党,维护皇权。朱元璋的初衷是不想倾向于浙东党,继续在两党之间的第一只老鼠。不幸的是,他们的表现让朱元璋失望了。杨宪利用自己的职能大肆压制对手,而杨广阳则无为而治。他同意听我的话,但大臣做不到。但胡伟勇能做到。让他去吧!
[img]301530[/img]
朱元璋和李善长,到底是谁捧杀式让胡唯庸走向灭亡?
杨宪和汪广洋先后在宰相的位置上巡回演出,然后落地。胡唯庸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左首相职位,淮西党又焕发了第二个春天。胡唯庸充分发挥了宰相的作用,收受贿赂,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不断最大限度地发挥淮西派的利益。在最傲慢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告诉朱元璋就扣押了他的运动,并独自授权。
胡唯庸的扩张,除了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做两件大事。1.继续无限制对浙东集团的压制,设计谋杀刘伯温。2.不断接近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派,与李善长结成间接的亲子关系。李善长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接替了他的位置,创造了淮西最糟糕、最杰作的领导人。
好吧,是时候展示朱元璋的隐忍屠刀了!这时,浙东党团灭亡,淮西党烂透了。是时候清理、关闭和整顿了。胡的儿子摔死后,朱元璋让他抵抗命运。胡的案件轰轰烈烈地爆发了。朱元璋随后“虚法诬贤”、“甲虫害政治”等罪名相继处决了胡、涂节、陈宁等。然而,李一直默许胡走向死亡之路,冷眼旁观曾经最忠诚的下属。
[img]301531[/img]
胡的倒台是谋反还是结束最后的党争?
谋反罪,自称死罪!胡为什么要以谋反罪定罪?回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胡失势的那一年。朱元璋强调,六部下属的司法不关白中书省,说明朱元璋发现胡乱权。胡根本没有军事背景,更没有军事指挥权。他靠什么谋反?更何况拖了两年。
最后,胡卫勇死了,宰相制废了!与此同时,朱元璋的手术刀也默默地收获了将军集团。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相互约束。兵部有权下令,但不直接指挥军队。都督府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没有调度军队的权力。
所有的文武体系都被打破了,背后只有一个秘密。朱元璋开始为儿子铺路,实现中央集权。胡必须死,绑定的淮西集团必须被摧毁。所以谋反罪是最合适的罪。朱元璋想把儿子还给政治清明。
事实上,朱元璋一直对李善长产生幻想。胡维庸案前后还没有准备好彻底清算,但朱彪意外死亡,朱元璋决定摆脱这位一直隐忍的始作俑者。胡维庸案持续到十年,也是李维昌隐忍的十年,是朱元璋皇权与权臣斗争的十年,是无数人落地的十年。如果非要搬出最后的结论,我相信李维昌应该是最叛逆的,胡维庸还是有点温柔。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 胡维庸真的因为谋反而被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