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东汉末年的英雄之一,他出身于公族豪侠,是汝南袁氏的新一代领军人物。袁绍早年为将军何进谋划,消灭了为祸天下的十常侍。董卓入京后,袁绍面对面反抗董卓暴政,敢于与董卓拔刀。袁绍出任渤海太守后,成为关东联盟主,曾控制青冀幽并四州,与曹操集团隔黄河对峙,威胁天子让诸侯。但袁绍在官渡战败曹操,未能统一北方,随后病逝。他死后,几个儿子争夺继承人的位置,最终被曹操打破。曹操成功地笑了@ 成为丞相、魏王、加九锡。
[img]300090[/img]
那么,袁绍未能赢得世界的主要错误在哪里呢?事实上,袁绍最大的错误是他比曹操大,死得早。
[img]300091[/img]
袁绍虽然在官渡战败,但基础并未动摇,尤其是河北富饶,经济底蕴扎实。连曹操进叶城的时候,都大喜过望,觉得能进叶城天下霸业可成。曹操说官渡战后可以统一北方,只是一种“后见之明”,在已知历史的情况下反推。事实上,曹操直到袁绍死,才能渡过黄河半步。而袁绍集团的最终灭亡,还是袁绍二子争位,这才导致身亡国灭。而且,即使袁绍死后,曹操也很难与河北作战,进攻叶城花了七年时间。曹操曾在叶城外被袁尚打败,一路倒退回大本营许昌—即使是为尊者忌讳的陈寿也不能大败。
操军进,还反击破操,操军也许
如果袁谭和袁尚的兄弟们没有争夺未来的位置,也没有无休止的内战,袁谭竟然跳墙向曹操求助,把狼引进了房间。恐怕曹操打河北会更难。更不用说,如果袁绍本人还活着,他的团队根本不会分裂。
[img]300092[/img]
如今,许多人根据历史的实际结果反推,总结出袁绍的各种缺点,其实只是成王败寇的诽谤。就像有人认为袁绍“虽然亲贤下士,但不善用人”,那边曹操呢?不仅不亲贤下士,而且杀名士直接导致一州叛乱。至于孙权,他也是著名的轻慢士人。袁绍的个人魅力可能比不上刘备,但也不会比曹操差。有人说袁绍是“外宽内忌”,但同一个词也是用来描述司马懿的。同一个词,一个褒义,一个贬义,大概就是司马懿真的比袁绍活得久!
[img]300093[/img]
还有人认为袁绍的失败是官渡之战不需要田丰的策略。田丰有什么策略?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不可轻也,不如长期持之。根据山河之固,将军拥有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扰乱河南,救右击左,救左击右,使敌人疲惫不堪,人民无法安居乐业;我没有工作,彼此困倦,不到两年,可以坐克。今释庙胜策,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
田丰让袁绍不要和曹操决战,分兵骚扰曹操,让他疲惫不堪,然后两年后就可以不战而胜了。袁绍没用过这种作战方式吗?他先分兵派将军颜良进攻白马,然后颜良被关羽刺入万军;然后袁绍派文丑渡过黄河,被曹军打破。据估计,文丑也死于关羽。袁绍让刘备到曹操后方骚扰,结果刘备直接被曹操打败,一路跑到荆州刘表那里。即使田丰分批送人头,损兵折将,消耗自身实力的策略,成功执行的概率也极低。即使一切顺利,袁绍本人两年后也死了。两年后不战而胜是什么意思?
[img]300094[/img]
无论袁绍的谋士们给了他什么想法,都不可避免的是,袁绍在平定公孙赞三年后去世了。仅仅三年时间,袁绍就没有时间吞并和消灭曹操。如果曹操和袁绍换了位置,曹操202年就死了,袁绍还能活十几年,那么世界情况如何呢?谁会继承曹操原来的位置?荀彧?夏侯惇?曹仁?不可能是还没有成年的曹丕。到那时,应该有人认真分析曹操集团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未能赢得世界的主要错误在哪里? 说破天就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