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曹操为什么重用亲族文章。
说起曹操用人,大家都认为他是唯才。曹操打破了用人观念,吸引了地主阶级的中下层人物,抑制了豪强,加强了集权。在此之前,朝廷在选拔官员时,会考虑选拔人员的仁、义、孝等方面,认为这些封建道德素质好的人才有资格工作。此外,当时还要考虑这个人的家庭背景。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服务,曹操强调“只有才能”,而不是汉朝法院选拔人才的标准。只要他有才能,即使他缺乏封建道德品质或下属,他也会大力推广和重用。因此,从公元210年到217年,曹操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任用了一些有才华的人。
[img]298423[/img]
但曹操一方面实行“唯才是举”,多次颁布《求贤令》,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亲人进行了重用。在这些亲戚中,有些人可能没有多少天赋,比如曹操一直重用的夏侯敦。公元194年,曹操征求陶谦,刘夏侯敦守卫濮阳。由于张淼和陈宫的叛乱,吕布被迎接到兖州,以至于兖州失踪了。当时,曹操的家人都在胡成。夏侯敦带领军队轻装救援。他碰巧遇到了吕布的军队。当时,吕布潜入濮阳,突袭并获得了夏侯敦的军事资产。
不仅如此,吕布还派将军假装投降,劫持了夏侯敦。后来得救的夏侯敦、于迅、程昱等人力保护了三个城市,却被吕布攻城时射瞎了左眼,兵败而归,可见夏侯敦的能力并不强。后来吕布出兵攻打坐镇小沛的刘备,曹操也派夏侯敦去救援。结果,夏侯敦和刘备被吕布派来的高顺击败。纵观夏侯敦多次出战的经历,不难看出他的军事能力确实不好,基本上没有打过胜仗。但即便如此,曹操还是很喜欢夏侯敦,不惜拜夏侯敦为前将军,夏侯敦在当时的地位远胜于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既然曹操声称自己是唯才是举,为什么还要重用亲人?
[img]298424[/img]
但事实上,并非曹操不顾唯才重用亲族,而是诸夏侯曹本来就是曹操的基本盘。夏侯敦、夏侯渊、曹洪等人在曹操散尽家财、招兵时跟随曹操。这时,曹操实力不大,自然没有人依附于曹操。这样,曹操就不需要这些民族或其他人。不管怎样,刘邦也会重用樊琏,刘备也会重用关羽张飞。更何况这些人的能力真的不差。当他们和曹操一起战斗时,即使没有功劳,他们也会努力工作。正因为如此,白地将军夏侯元虎步关右,曹仁之勇堪称飞将军,即使是表现不佳的夏侯敦也有魏之元勋的评价。
虽然张辽、张合、徐晃等将领在带兵作战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作为降级将领,他们既没有救援曹操的经验,也没有在曹操最落魄的时候跟随曹操的人。他们的地位自然不如曹操开兵时跟随曹操的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曹操能够重用他们,已经是给他们表演的机会了。更何况曹魏时期,尤其是曹操官员中,贫困家庭的数量和比例远远大于东吴和蜀汉,这本身就是曹操唯才是举的表现。可以说曹操的唯才是举是没有问题的。他对亲人的重视不是违背唯才是举相,而是值得曹操重用。
[img]298425[/img]
作者认为,诸夏侯曹对曹操意义重大。这些人不仅是跟随曹操的老兵,而且是非常有能力的士兵。曹操自然会重用他们。
曹操为什么重用亲族?《求贤令》多次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