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惨败后,光绪皇帝和康有为一起开始了变法,但戊戌变法只有100天,在慈禧的干预下结束,光绪也被囚禁在英台。
接下来慈禧开始考虑废除光绪,经过精心挑选,她认为端王载奕14岁的次子溥是最合适的人选。
[img]298141[/img]
然而,慈禧的行为遭到了反对。朝鲜许多重要大臣强烈反对,外国列强也反对。这并不重要。西方列强公开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这让慈禧非常生气。
因此,朝中有一股以慈禧为首的排外势力,改变了过去的卑躬屈膝,主张对外国人强硬,这正好是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慈禧决心利用义和团的力量与列强作战。
[img]298142[/img]
八国联军还以义和团为借口,公开发动侵华战争,甚至直接进入北京。然而,奇怪的是,八国联军和清政府在签署《辛丑条约》后并没有要求慈禧把权力交给光绪,光绪的命运也没有改变。
那么,既然西方列强反对慈禧废墟光绪,为什么不支持光绪皇帝夺位呢?
[img]298143[/img]
光绪夺位的想法不是一两天。特别是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加剧,康有为等人提出了维新变法运动。光绪也意识到,如果不改革,恐怕会有亡国的危险。当然,光绪的目的不止这些,他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夺取权力。
不幸的是,戊戌变法遇到的阻力太大,最终以失败告终。
然而,西方列强仍然乐于看到光绪帝的改革,这并不意味着清朝和日本可以通过改革摆脱目前的困境。但光绪的改革需要西方列强,这将给西方带来更大的利益。
尽管戊戌变法并不彻底,但我们可以看到,改革涉及到经济改革和军事改革,西方在很多方面都看到了商机。
与光绪相比,慈禧非常守旧,很难接受新事物。这使得西方不得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实现自己的目标。
[img]298144[/img]
另一方面,光绪被废除后,新皇帝无疑会向慈禧马展示他是否能保证西方的利益。西方不愿意冒险,所以它反对慈禧废除光绪。
然而,反对就是反对。如果我们支持光绪夺取权力,或者支持光绪推翻慈禧,西方就做不到。光绪在清朝只有一个皇帝的名字,几乎没有权力。虽然有一些支持者,比如自己的老师,但要击败慈禧比上天堂更难。
[img]298145[/img]
西方绝对有能力推翻慈禧的统治。但西方不能这样做。慈禧控制政府近半个世纪并非无能。可以说,慈禧提拔的亲属,包括军事权力,无论是原来的八旗、绿营还是唯一的新军,都在慈禧。这就是为什么光绪总是无能为力的原因。
大多数地方实力派支持慈禧。虽然在庚子国难期间,东南几个省份建立了东南互助保险,没有选择进入北京秦王,但他们仍然是慈禧的坚定支持者。
[img]298146[/img]
这些力量对抗西方列强还是有点困难的,但如果要推翻慈禧,必然会引发战争,这与西方利益不符。
慈禧虽然保守,但面对西方的绝对力量,她仍然会放下骄傲的架子,屈辱地接受西方的条件。西方没有必要支持光绪夺冠。
既然列强阻止慈禧废除光绪 为什么他们不支持光绪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