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庞统和诸葛亮的名字,
在三国历史阶段,谋士众多,受到刘备、孙权、曹操等诸侯的重视。其中,庞统和孔明经常被人们一起提及。其中,“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安天下”这句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然而,与诸葛亮相比,庞统一生几乎没有实际成就。庞统英年早逝,在攻打巴蜀之地的过程中。那么,问题来了,庞统一生没有实际成就,为什么能和诸葛亮一样出名呢?
[img]297860[/img]
一
@ 诸葛亮和庞统同名水镜先生的话“卧龙凤雏得一,能安天下”。然而,在正史中,“儒生俗士知时务”司马徽的原话是认识时务者关心俊杰,这里有伏龙凤雏。当然,无论如何,这都是庞统和诸葛亮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这句话是名人司马徽说的,将庞统和诸葛亮的名气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为人清高拔俗,知识渊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尊重。
[img]297861[/img]
二
@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阶段,南郡庞统听说司马德住在英川,走了两千英里去拜访他。司马徽日夜与庞统交谈。谈完之后,司马徽对庞统非常惊讶,并称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使庞统逐渐为他人所知。因此,在诸葛亮帮助刘备之前,水镜先生用“南州名士之首”来评价庞士元,这使得庞统早期的声誉甚至超过了孔明。东汉末年,一个人的名气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才能,还取决于名人的评价。换句话说,对名士文人的评价是当时诸侯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
[img]297862[/img]
三
此外,东汉末年,文人士和医生之间也有流行的评论。其中,许绍、许靖兄弟每月初一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进行评价、褒贬。不管是谁,一经品评,身价百倍,世俗流传,成为美谈。对此,早期的曹操也不能免俗,买厚礼去见他,请他对自己发表评论。对曹操,徐绍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清平奸贼,乱世英雄。据说曹操高兴地走了。对于当时的学者和医生来说,评价前辈支持后代的一种方式,即简单的评价。评价者的名声促使评价者的价值翻了一番。
[img]297863[/img]
四
@ 庞统之能和诸葛亮一样出名,除了水镜先生的高度评价外,还有两把刷子。虽然袭击益州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战略,但庞统提出了“逆取顺守”的思路,帮助刘备坚定了攻击刘章的决心。此外,庞统协助刘备,迅速打下西川北部的大片领土,直接逼近成都的咽喉罗城。因此,如果不是不幸中流矢而死,庞统未来的成就至少是蜀汉的重臣,即使无法与诸葛亮相比。@ 庞统和诸葛亮同名,显然一点基础都没有。
庞统一生没有实际成就 为什么庞统还能和诸葛亮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