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国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青梅煮酒”的典故。就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曹操和刘备讨论过,只有刘备和曹操是世界上唯一的英雄。刘备离开曹操阵营后,经常输给曹操。虽然赤壁战胜了曹操,但赤壁战争的主要输出是周瑜。然而,刘备占领益州后,与曹操的汉中战役意外击败了曹操。那么,刘备在兵力和国力上都远远弱于曹操。为什么他能在汉中战役中击败曹操?
1:曹操没有及时支持汉中
自赤壁战争失败以来,曹操没有统治世界的雄心,而是专注于内政,清理周围的力量,最终与孙刘的力量打交道。经过几年的努力,曹操终于稳定了北方。
公元211年,曹操以讨伐张璐的名义开始在关中用兵。几年来,曹操完成了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彝、虎步关右,基本平定了关中、凉州,地盘再次扩大。
平定凉州后,再往南看,曹操发现益州的老板已经从刘章变成了他的死对头刘备。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刘备要想在益州站稳脚跟,肯定会夺取汉中。曹操自然不会让刘备过得这么舒服,于是在公元215年率领10万大军进攻汉中。没有意外,曹操轻松赢得了汉中,但曹操在赢得汉中时叹了口气,放弃了进攻益州的胜利。对汉中而言,曹操留下夏侯渊、张合、徐晃等人在此驻守,提防刘备。
至于曹操为什么不追求胜利赢得益州,首先,益州地形复杂,易于防御,难以攻击,刘备和孙权肯定会在短期内联合起来;但曹操年纪大了,野心越来越大。如果他想在中国获得更高的权力,中国有很多人反对他。例如,一直忠于他的于迅反对曹操称王,曹操不得不回家处理这些麻烦。
[img]295892[/img]
公元217年,刘备趁曹操退出汉中的机会,立即对关中发动进攻。当汉中之战刚刚开始时,夏侯元这边只有几万名汉中守军,但在战争初期,曹军一直处于优势。看着夏侯渊的优势,曹操带领主力驻扎在长安,密切关注战场形势。然而,房屋漏水是连夜雨,边塞乌桓鲜卑在边疆吵闹。曹操不得不派儿子曹张来处理边境问题。他继续坐在长安,密切关注两个战场的情况。如果不利,他将派兵增援。
公元219年,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用一种方式吸引蛇出洞,将守在阳平关的夏侯元引入更适合刘备作战的定军山,在定军山打破曹军,消灭曹军教练夏侯元。夏侯元死后,汉中的大部分土地都落入了刘备手中,曹军失去了指挥官,军队精神不稳定。人们推荐张和为临时教练几乎不稳定军队精神。
曹操等到曹张平定边境霍乱后,带领军队来到汉中。虽然曹操亲自来到战场,但汉中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刘备占领了,并保卫了曹军,并派兵切断了曹操的物流供应线。曹操在汉中呆了几个月后,没有收获,只能放弃汉中,最终失败了。
[img]295893[/img]
二:曹操对汉中没有刘备的重视
正如前面所说,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如果刘备不夺汉中,刘备迟早会被曹操吞并。另一方面,曹操不仅要为自己称王扫清国内反对势力,还要防范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还要防范江东的孙权和荆州的关羽。汉中丢与不丢对曹操没有影响。曹操更注重汉中的人口。当他第一次进入汉中时,他在张的建议下迁出了汉中的人口。为了确保人口的顺利迁移,曹操还在武都吸引了刘备的注意。
鲁降,据说太祖拔汉中数万户以实长安和三辅。随后与曹洪破吴兰于下辩,又与夏侯元宋建,不攻临涛、狄道、平之。是时候,太祖迁民以河北为主,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乱不安,假三郡人为将军休课,使治屋,做水堆,民心遂安。太祖将拔汉中守,怕刘备北取武都地以逼关中。说:“可劝北出就谷避贼,前到者厚其宠赏,先者知利,后必慕之。"太祖从其策,甚至从汉中引出诸军,使既都武都,迁徙地五万余人出居扶风,天水界。——《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img]295894[/img]
刘备就不一样了。汉中刚被曹操拿下,益州就不稳定了。裴松之在《贾旭传》中叹了口气:“魏武后克服了张璐,蜀中一天几十次惊讶。刘备虽然被砍了,但还是停不下来。”可见,汉中被曹操夺走,不仅让刘备睡不着,也打击了益州的士气。刘备必须全力以赴赢得汉中。
先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问洪,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如果没有汉中,就没有蜀。这个家庭的灾难也是如此。方今之事,男人当战,女人当运气。发兵有什么疑问?”——《三国志·蜀书·霍王传给张杨费》
最后的结果是,刘备在全国各地都努力赢得汉中,所以他的活力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后来,他为关羽报仇,推迟了一年,然后派兵进攻苏州。曹操迁移人口后,觉得汉中太“鸡肋”了,于是带领军队离开了汉中。最后,曹操失去了汉中的土地,刘备赢得了汉中的土地。
[img]295895[/img]
刘备在国力和兵力上都弱于曹操 刘备是如何在汉中之战中获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