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李义府的结局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根据《通鉴》卷201记载,一开始,武后可以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所以上排群议而立;而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怨。
武则天之这样,大概是因为高宗多病,武后又能干,有很多政事,没有请示高宗,自己也擅自处理,@ 高宗认为武后“专作威福”。
此外,还有一些史籍,所记略有不同。据说武则天立为黄后,“成功了,就是偷威福,施无畏避,皇帝也儒昏,举能钳勒,不专门,久久不平。。这一史料与上述史料不同。也就是说,高宗的“儒昏”不如武后英明果断。因此,高宗在处理政府时“不能专门”,受到武后的制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愤愤不平。这种情况可能符合历史事实。此时,武术后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由于她经常参与军国大事,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她变得不那么温柔和顺从,甚至独断专行,这引起了高宗的不满。
[img]294231[/img]
不仅此时武后有些“专作威福”,就连她提拔的李义府也变得越来越霸气,这也引起了高宗的反感。
李义府时任右相(中国书记令),主持官员选举。虽然他被降职后被提升为首相,但他仍然是恶性的,重新开始了他的旧生意。当他改变祖父的坟墓时,周围的七名县长亲自出去征集私人牛车,为祖父建造坟墓。
其中,高陵令在路上疲惫不堪,疲惫不堪。埋葬时,他又兴师动众,70里长的路上人流不绝。
自唐初以来,即使王公被埋葬,也从未有过如此宏大的排场。李义府没有从官员的才能中吸取教训。他还说:“父亲和武术后的趋势是专门卖官员。他错过了秩序,人们抱怨更多。”。虽然他把官员的选拔搞得一团糟,抱怨道,但所有官员都害怕,不敢说话。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宗也听说过李义府的一些丑闻。
[img]294232[/img]
663年4月的一天(龙朔三年),唐高宗平静地对李义府说:“闻卿的儿子和女婿都不小心,犯了很多罪。我也掩盖了清朝。如果我不说话,清可以放弃。不要这样做。”。
起初,高宗善意地从积极的方式向他诚实,不要让他的儿子、丈夫和其他亲戚胡作非为。出乎意料的是,李义府听了之后,不仅没有反思自律,而且勃然改变了脸,愤怒地问高宗,谁告诉陛下。高宗看到他如此傲慢和不合理,也非常生气地说:“但我说,为什么要问我所做的!”
虽然李义府看到高宗有点生气,但他一点也不在乎。相反,他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别指责,慢慢走”。
[img]294233[/img]
李义府自以为背后有武后支撑,无所畏惧,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也许这一次,唐高宗坚持要惩罚李义府,而武后心有余而力不足。高宗下令逮捕李义府入狱。司空李积主任由司空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大理寺官员共同审理此案。经审查,犯罪证明确凿。三天后,李义府的所有官爵都被下令罢免,并远流隽州(今四川西昌)。他们的儿子和女婿也罢免了官职,流放到了庭州。除了朝廷中的一大公害外,高宗真是大梦快人心,“朝野不称庆”。
[img]294234[/img]
李义府也应该倒霉。这时,一位名叫杜元纪的阴阳先生碰巧说,李义府的房子里有一个“狱气”。只有积累20万元,他才能镇压刑狱之气。李义府相信这一点,并尽一切可能大肆搜索,以筹集20万元,因此引起了大量讨论。
李义府遇到了母亲的葬礼。朝廷每个月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都会有两天的葬礼假期,但他并没有在家里哭泣,而是经常脱下官服,换上平民的衣服。杜元纪悄悄地来到长安东部,登上了古墓。观察风水。
虽然他的行为很神秘。但还是被发现了。有人告诉他鬼鬼祟祟,行踪可疑。巧合的是,他的儿子李津,当时的右司议郎,利用父权私下召回了长孙无极的孙子长孙延,从中受贿700元,让长孙延成为司津的监督员。这件事也被右金武仓曹参军杨兴英告发。
[img]294235[/img]
这一次,唐高宗不顾武后能否,决心严惩李义府。因此,流放他后,规定即使遇到大赦,他也不在大赦之内。因此,李义府被流放到意大利州后,再也没有生存的希望了。不久,他抑郁了,很快就死了,回到了西方。
就在30年后,武则天成为了皇帝,怀念他称赞皇后的功绩,追求他为扬州大都督,李义府之子左千牛卫将军李湛实封300户。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如果你不这样做,你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