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没有假设,但我们可以用假设来讨论问题并证明论点。赵构是南宋最不可靠的皇帝之一。他唯一的贡献大致是延续宋朝的血液,看看赵构做了什么荒谬的事情。
一、赵构南逃跑
建炎三年后,金军南下大举,想直接摧毁南宋。赵构得知这个消息后一路南逃。事实上,虽然当时赵构的直属部队并不多,但在全国各地仍有大量的抗金能力,足以与金国作战。赵构似乎患有“恐金”。这一天,赵构正在床上和宫女下雨。突然,侍者跑过来报告:“金人很快就会进攻扬州。”
赵构吓得魂不附体。当他从床上下来时,他不得不带着裤子跑步。这种恐惧使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再也生不出儿子了。于是赵构一路跑,金军一路追,沿途的人都被金军屠杀了,但赵构却不在乎这么多,从杭州到越州,从明州到台州,直到逃到大海。金军不习水战,所以他收回了军队。
[img]293431[/img]
这是赵构一贯的表现。从他的立场到最后的退位,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妥协。只要金军提出的条件尽可能满足,只要金军来打,他就会跑。南宋为什么要复国?
二、胜利在望,命岳飞撤军
公元1140年,金武术撕毁了之前的合议,然后率领倾国之兵南入。岳飞奉命北伐。当时岳家军力强大,有10万人。
史料记载“于是军士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磨刀剑,争呼跃跃:「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天作为国家破贼立功。」”
@ 刘杰带领八字军驻扎在顺昌。在刘杰的合理部署下,2万宋军对金军造成了沉重打击,杀死了5000多名敌人,伤害了10000多名敌人。金唐被迫撤退。为了讨厌雪,金唐选择攻击岳飞总部,即岳飞大本营。张宪、王贵等将军已被派往前线。此时,这座城市缺乏防御力。面对数以万计的金军,剩下的岳家军不得不拼命战斗。
然而,金武术没想到,他面对的是岳家军最强大的部队背武军。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强。在岳云的带领下,背武军以顽强的战争意识击退了金武术。总的来说,金武术的南方入侵一直在失败。岳飞多次面临危机,总能化险为夷。
[img]293432[/img]
宋军几乎赢得了颍昌和朱仙镇之战,这是建炎南渡以来收复失地的最佳机会。如果岳家军在这个时候大举北上,结果将是不可预测的。也许岳家军和大量民兵足以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
机会难得,岳飞向朝廷奏报:“金军士气丧失,我军士气高涨,四面英雄摩拳擦掌。这是光复国家的最佳时机!”赵构不这么认为。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赵构下令撤军。岳飞怒不可遏,叹了口气:“十年的努力是浪费的。”
为了让岳飞尽快撤军,赵构连发了十二枚金牌,命令岳迅速撤军。这就是赵构的所作所为。妥协是他的大方向。即使前线士兵血淋淋地战斗,赵构也漠不关心。只要金兵不能威胁他,他就会盲目地让步。
都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事实也是如此。南宋名将如云,岳飞、韩世忠、吴杰、刘凯等。,都是一百个凶猛的将军。如果用得当,光复大宋不是痴人说梦。
三、如果换成李世民
如果把赵构和李世民比作,他们可能会侮辱天可汗的名声。李世民几乎是历代唯一一个能被称为永恒皇帝的人。他几乎是最完美的皇帝。
李世民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善于用人。他有无数的将军,他们都愿意为此而死。魏征原本是王子李建成的人。玄武门变更后,李世民不仅没有杀魏征,还将魏征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贞观之治有魏征的汗马功劳。
屈突通、秦琼、尉迟敬德等人都是降将,但李世民一视同仁,让这些人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可见遇到好领导有多难得。
赵构运气不错,但岳飞、韩世忠等人运气不好。赵构不是一个好领导,但他有一群好下属。岳飞有10万名士兵,但他诚实地为皇帝工作。没有异心。韩世忠也是如此。虽然刘光世和张军做了很多坏事,狡猾,但他们从未背叛过朝廷。这可能是赵匡胤留下的好传统。
如果换成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国时期,遇到赵构这样的领导,他的大兵早就废除了皇帝,自立为王。
如果李世民穿越南宋,附在赵构身上,南宋复国的概率就会飙升。那就相当于好下属遇到好领导,一拍即合。再加上李世民的才华,这些武将会打得很开心,金军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南宋复国的梦想指日可待!
宋朝十位皇帝,赵构历史上做过什么荒唐的事?